該賣出、持有還是逢低買入?極端加密恐慌深度解析

  • 初級
  • 16分鐘
  • 發布於 2025-11-25
  • 更新於 2025-11-25

極度加密恐懼發生在市場情緒崩潰和價格急劇下跌時。了解如何使用數據驅動策略來決定是賣出、HODL還是逢低買入。

比特幣的每一次大幅修正都迫使交易者面對同樣的困境:這僅僅是另一次下跌,還是更深層次問題的開始?市場已經提供了幾個強有力的例子,說明市場情緒可以多快地轉變。最清晰的歷史例子之一是2025年10月,BTC在觸及接近126,200美元的歷史新高後急劇反轉。
 
在2025年10月至11月的月線圖中,比特幣跌至約80,600美元的年度低點,抹去了約45,600美元的價值,跌幅達36.16%,如BingX月線圖所示。
 
比特幣 (BTC/USD) 價格圖表 - 來源:BingX
 
如此規模的波動通常不僅僅涉及簡單的拋售。一系列衍生品清算加速了下跌。這在2025年11月21日,即當年最大規模的多頭清算期間表現得最為明顯。過度槓桿的倉位被迫平倉,導致買盤稀薄並加劇了波動性。這種解除倉位的情況是清算驅動市場的典型特徵,而非正常的獲利了結。
 
市場情緒也反映了同樣的轉變。
 
加密貨幣恐懼與貪婪指數從中性水平轉向極度恐懼(15),在2025年11月22日接近其年度低點10。這些水平通常只在交易者已經面臨數週的拋售壓力且市場信心全面惡化時才會出現。
 
在30天情緒圖表上,即使價格已經達到最低點,該指數仍持續下跌,這突顯了市場情緒滯後於實際走勢的頻繁程度。
 
這之所以重要,是因為它揭示了大幅回調背後的機制:價格急劇下跌,市場情緒滯後,情緒化決策開始凌駕於結構分析。了解這些動態對於在極度恐懼時期決定是賣出、持有還是累積至關重要。
 
在本文中,我們將深入探討如何在恐懼驅動的市場中處理賣出、HODL、逢低買入以及建立持久策略。

您應該賣出加密貨幣嗎?何時退出是明智之舉

賣出並不總是恐慌的表現;在許多情況下,這是一個風險管理決策。如果設定失效、關鍵支撐位被跌破、趨勢結構失敗或流動性對您的倉位不利,退出是為了保護資本,而不是鎖定不必要的損失。這與僅僅因為市場情緒轉為負面而賣出截然不同。
 
投資者還需要區分例行性下跌和正在下跌的刀子。當資產因大量清算和訂單簿稀薄而下跌時,盲目逢低買入可能會加劇損失。並非所有下跌都是平等的:有些反映短期波動,而另一些則預示著更深層次的結構性弱點。
 
一個實用策略是事先定義哪些條件證明賣出是合理的,例如結構被破壞、論點失效或無法接受的回撤。清晰的標準可防止情緒化退出,並允許投資者有紀律地管理資產,而不是對恐懼做出反應。

您應該HODL加密貨幣嗎?長期持有的理由

什麼是HODL?

HODL(hold on for dear life,緊抱不放)最初是比特幣論壇上的一個錯字,但後來演變成加密貨幣中最持久的策略之一。它指的是在波動中持有資產,而不是頻繁進出每一波行情。實際上,HODL是一種風險管理和信念策略,被長期持有者用於關注多週期價值而非短期價格波動。

為何HODL在急劇下跌期間很重要

比特幣的歷史數據顯示,長期持有者歷來表現優於在恐懼中頻繁進出的交易者。每個週期都遵循熟悉的模式:擴張期、深度回調,然後是緩慢累積階段,最終導致新的牛市或牛市初期。這些恐懼驅動的階段通常標誌著最佳的累積機會,尤其是當價格重置但長期基本面保持不變時。
 
以2025年11月的近期下跌為例。BTC從126,200美元的歷史新高跌至約80,600美元的年度低點。現貨持有者面臨回撤,但他們從未被逐出市場。那些在該時期緩慢累積比特幣的人,在市場穩定並開始收復更高水平時受益。

現貨與期貨:為何您的倉位類型很重要

現貨持有者可以承受波動,因為他們沒有清算價格。期貨交易者則有。在深度下跌期間,清算而非情緒,是造成最大損失的原因。
 
Coinglass數據顯示了清算有多麼嚴重:
 
• 24小時內清算19.1億美元
• 其中17.8億美元來自多頭倉位
• 僅比特幣多頭就被抹去近9.29億美元
• 超過391,000名交易者被清算
 
現貨持有者避免了所有這些。沒有強制平倉。沒有追加保證金。沒有連鎖損失。當BTC隨後從年度低點恢復到更高水平時,只有持有者,而非被清算的多頭,仍為反彈做好準備。
 
 
比特幣清算數據 - 來源:Coinglass

何時HODL是明智之舉

HODL不是盲目樂觀,而是有結構的紀律。它在以下情況下效果最佳:
 
• 相信比特幣的長期軌跡
• 能夠在不恐慌的情況下承受波動
• 在不確定時期避免使用槓桿
• 偏好所有權而非不斷嘗試擇時
 
在極度恐懼、流動性稀薄和清算連鎖反應的階段,HODL讓投資者留在市場中,而不是在最糟糕的時機被迫退出。

您應該逢低買入嗎?何時累積成為機會

逢低買入只有在有準備而非衝動的情況下才有效。最有效的逢低買入者會在下跌時預留現金,因為熊市週期通常會出現多階段下跌,而不是單一清晰的入場點。沒有現金儲備入場會迫使交易者追高或追逐反彈,這完全抹殺了逢低買入的好處。
 
經驗豐富的投資者通過分析結構而非情緒來識別絕佳機會。他們尋找槓桿減少、資金費率更健康、賣方枯竭或價格達到長期買家先前介入的區域等跡象。這種方法有助於避免在自由落體式下跌時激進買入,因為「下跌」可能很快變成更深層次的趨勢破壞。
 
最近的崩盤是一個真實的例子。24小時內近19.1億美元的清算,其中17.8億美元來自多頭倉位,市場吸收了強制拋售而非自然獲利了結。在這些環境中,最有效的方法是逐步買入,而不是一次性買入。分階段累積允許交易者在波動持續的情況下獲得較低的價格敞口。
 
評估當前下跌是否是一個有意義的逢低買入機會,歸結為結構:
 
• 波動性是清算驅動還是基本面驅動?
• 賣方是否正在枯竭?
• 價格是否正在接近多週期支撐區?
 
逢低買入在耐心、規劃和背景驅動整個過程時最有效 — 而非恐慌或盲目自信。

平均成本法:不確定時期最可靠的策略

平均成本法(DCA)是投資者希望持續接觸加密貨幣而無需嘗試預測實際底部的最佳策略之一。DCA不是一次性投入所有資本,而是將買入分散到固定時間間隔(每週、每兩週或每月),這消除了情緒化決策和害怕「完美買入」的恐懼。
 
DCA適用於所有類型的市場:
 
牛市隨著價格走高,您繼續建立敞口。
• 熊市:您在逐漸降低的價格水平上累積。
盤整市場隨著波動趨於平穩,您的平均入場價格保持平衡。
 
想像一位投資者在修正期間每週向比特幣投入200美元:
 
• 第1週:BTC價格為10萬美元 = 買入0.002 BTC
• 第2週:BTC價格為9萬美元 = 買入0.00222 BTC
• 第3週:BTC價格為8萬美元 = 買入0.0025 BTC
 
儘管BTC急劇下跌,但投資者的平均成本約為8.9萬美元,而非10萬美元,因為每週較低的價格讓他們可以用同樣的200美元累積更多比特幣。
 
當比特幣最終恢復到10萬美元以上時,即使沒有任何一次單獨買入觸及底部,該倉位也會轉為盈利。
 
這就是DCA的優勢:它獎勵一致性而非擇時技巧。
 
對於任何建立長期加密貨幣投資組合的人,尤其是跨比特幣、以太坊或多元化投資組合等資產,DCA最大限度地減少了擇時錯誤,減輕了壓力,並確保即使在市場情緒不明朗時也能繼續投資。

機構和散戶在下跌期間的行為差異

極度加密恐懼,通常由急劇下跌驅動,暴露了投資者行為的根本分歧。最近的市場下跌(例如2025年11月)提供了清晰、可驗證的例子,說明機構投資者和散戶交易者的反應幾乎相反。

投資者行為:恐慌與謹慎

指標 散戶投資者(高槓桿/衝動型) 機構投資者(策略性/去風險化)
對下跌的反應 衝動買入/強制賣出:通常試圖「接住正在下跌的刀子」(逢低買入)或因追加保證金而被強制平倉(恐慌性拋售)。 有計劃的去風險化/策略性重新入場:利用下跌系統性地重新調整投資組合權重或耐心累積。
證據(2025年11月崩盤) 20多億美元的清算連鎖反應(主要清算多頭倉位)證明了高槓桿散戶押注的脆弱性。這種強制拋售加劇了跌幅。 比特幣ETF錄得單日淨流出最差紀錄之一(例如,11月20日近9億美元)。
這是去風險化,而非恐慌性拋售,因為機構只是將受監管的資本撤回場外。
情緒驅動因素 對社交媒體、FOMO(錯失恐懼症)和損失厭惡高度敏感。他們的關注被認為對加密貨幣回報產生負面影響,並加劇了特殊風險。 受宏觀趨勢(聯準會利率、流動性)和合規性驅動。他們的關注被認為對加密貨幣回報產生正面影響,並限制了風險。
 

相關性和宏觀敞口

對於機構而言,比特幣不是對沖工具;它是一種高貝塔值的風險資產。
 
• 科技股相關性:比特幣的價格走勢與科技股為主的納斯達克100指數高度相關。BTC與槓桿納斯達克ETF(如ProShares UltraPro QQQ)之間的21天滾動相關性曾高達0.7,尤其是在拋售期間。
 
• 溢出效應:2025年11月,對AI領域高估值的焦慮以及聯準會降息的不確定性耗盡了流動性,導致科技股和加密貨幣價格同時下跌。這證實機構資金將兩者都視為投機性成長型投資。

比特幣ETF:新動態

現貨比特幣ETF機制幾乎專門服務於機構和財富管理資本,已成為「大資金」情緒的最大單一指標。
 
放大拋售:花旗研究計算,每從比特幣ETF撤出10億美元,價格就會下跌約3.4%。2025年11月創紀錄的資金流出,當時投資者在一個月內從美國上市ETF撤出超過35億美元,證實價格下跌主要是由機構撤資驅動的,這放大了散戶的恐懼和拋售。
 
簡而言之,散戶投資者情緒化反應,通過清算導致波動性飆升,而機構則策略性地反應,利用ETF根據宏觀趨勢調整風險,從根本上控制持續資本的流動。

如何在極度恐懼中避免常見錯誤

極度恐懼增加了犯下代價高昂錯誤的機會,尤其是在市場快速波動時。最大的錯誤之一是對短期波動反應過度。單一交易日內5-10%的波動可能看起來很劇烈,但在加密貨幣中,它通常反映的是清算而非趨勢的實質性轉變。根據這些飆升採取行動通常意味著在局部低點退出。
 
另一個問題是在快速下跌期間依賴滯後指標做出決策。情緒指數、移動平均線和趨勢信號通常只有在價格已經下跌之後才會確認走勢。依賴這些工具的交易者面臨賣出過晚或將當前下跌誤讀為徹底崩潰的風險。
 
過度槓桿是更大的威脅。當市場下跌時,即使是正確的交易想法,如果倉位規模過大也可能被清算。這就是為什麼清算連鎖反應在波動性飆升期間會消滅數千名交易者,倉位規模而非方向,導致損失。
 
最後,避免「水晶球」心態。您不需要預測確切的底部。
 
目標是管理風險:定義什麼會使您的想法失效,調整倉位,並讓結構而非希望引導決策。有紀律的流程有助於交易者即使在市場情緒最糟糕時也能清晰地做出決策。

建立能在任何市場階段生存的加密貨幣交易策略

強大的交易策略並非圍繞單一方法建立。它結合了在加密貨幣領域不同條件下都有效的方法,例如HODL以獲得長期敞口,在過熱階段進行策略性賣出,以及在市場重置時選擇性逢低買入。這種組合在壓力下保護資本,同時在動能回歸時保持您的倉位。

1. 核心HODL + 戰術交易

彈性策略始於兩部分:
 
• 您從不觸碰的核心HODL倉位,以及
• 用於短期波動的小型活躍交易倉位。
 
核心HODL倉位捕捉長期上漲潛力,而活躍部分讓您能夠對趨勢做出反應,而不會危及整個投資組合。這有助於在崩盤期間控制情緒,並防止在反彈期間過度暴露。
 
例如,想像一位新手有1,000美元投資比特幣:
 
• 他們將700美元放入長期HODL錢包。這筆錢保持不動。
 
• 剩餘的300美元用於戰術交易,例如逢低買入、賣出過度延伸或測試簡單設定。
 
如果BTC下跌30%,HODL倉位保持穩定,避免恐慌性拋售。如果BTC急劇反彈,活躍的300美元讓他們能夠靈活獲利了結,而不會犧牲長期敞口。
 
這種劃分保護新交易者免受情緒化錯誤的影響,同時讓他們參與短期機會。

2. 基於規則的賣出

基於規則的賣出有助於您避免在不可持續的狂熱中持有。與其猜測頂部,不如遵循客觀信號,判斷市場何時過熱。
 
常見的賣出觸發因素包括:
 
• 價格遠遠超出關鍵移動平均線
資金費率變得極度正向(多頭過多)
• 敘事與現實脫節(類似於過去的AI泡沫行為)
 
例如,一位交易者持有價值2,000美元的比特幣。他們決定,如果BTC交易價格比50日移動平均線高出25-30%,或者資金費率飆升導致多頭倉位過於擁擠,他們將減持10-20%的倉位。
 
當其中一個觸發因素出現時,交易者賣出200-400美元以鎖定利潤,但保持剩餘核心倉位不動。
 
這樣,他們在過熱水平降低敞口,同時不放棄其長期論點,建立一個有紀律的框架,保護收益並避免情緒化退出。

3. 選擇性逢低買入

並非每次下跌都值得關注。選擇性逢低買入僅在市場條件顯示受控重置而非自由落體式下跌時才進行累積。這意味著等待:
 
• 槓桿沖刷(大量拋售後清算速度減慢)
• 價格回到多週期支撐區
• 儘管回調,市場結構仍保持完整
 
這種方法為交易者提供了較低風險的入場點,而不是盲目買入下跌的K線。
 
例如,想像以太坊在急劇拋售中從3,500美元跌至2,800美元。一位新交易者看到20%的跌幅並考慮立即買入。一位選擇性逢低買入者等待確認:
 
1. Coinglass顯示清算從5億美元降至8000萬美元 = 槓桿沖刷正在減緩。
 
2. 價格在長期支撐位附近穩定,約2,750-2,800美元。
 
3. 結構保持較高時間框架趨勢,週線圖上沒有重大突破。
 
只有在這些信號出現後,交易者才開始小額分批累積(例如,每次入場100美元)。這確保他們在穩定期間買入,而不是在連鎖下跌的過程中。選擇性逢低買入是關於耐心,等待受控拋售而不是對每一根紅色K線做出反應。

4. 了解您的風險承受能力

您的風險承受能力和投資期限決定了您如何調整倉位規模、何時增加敞口以及在波動期間如何快速退出。這就是為什麼一種策略不適合所有人,投資組合、收入水平和目標因交易者而異。
 
短期交易者需要更嚴格的規則,因為他們的資本暴露時間較短。他們專注於快速決策、較小的回撤和嚴格的止損水平。
 
長期投資者更依賴耐心和資本保全,接受更深的短期波動以換取長期上漲潛力。他們的策略強調穩定累積而非持續調整。
 
例如:
兩位交易者各投資1,000美元:
 
• 交易者A(短期):每筆交易僅承擔2%的風險,使用止損,很少在波動中持有。10%的跌幅迫使他們迅速降低敞口。
 
• 交易者B(長期):將全部金額投入比特幣,願意承受20-30%的跌幅,因為他們的投資期限是數年。
 
兩者都是「正確的」,但僅限於他們自己的風險承受能力範圍內。
 
了解您的風險承受能力有助於您避免強行採用不符合您的性格或財務狀況的策略。

5. 平衡信念與謹慎

信念讓您在極度恐懼時期保持投資,而謹慎則防止您在趨勢減弱時承擔過多敞口。兩者結合有助於交易者在波動中生存,並在市場最終復甦時仍能獲益。
 
信念意味著相信您的長期論點,無論是比特幣的多週期增長還是更廣泛的加密趨勢,而不對每一次下跌都情緒化反應。謹慎意味著尊重風險:倉位規模、避免高槓桿,以及當動能明顯減弱時減持敞口。
 
一位交易者持有5,000美元的比特幣:
 
• 當BTC急劇下跌時,信念幫助他們持有核心倉位而不是恐慌性拋售。
 
• 但當BTC在短時間內反彈40%且指標顯示過熱時,謹慎促使他們獲取小額利潤或降低槓桿。
 
這種平衡讓他們留在市場中,同時避免在最糟糕的時機完全暴露。信念讓他們避免在底部賣出;謹慎讓他們避免在頂部買入。

最終想法

恐懼週期在每個市場都會發生。即使市場情緒達到極度恐懼,市場反彈通常隨之而來,但時機從不可預測。這就是為什麼情緒化反應通常弊大於利。
 
長期成功來自於有紀律的執行,而非希望。歷史上,專注於基本面、流動性條件和清晰風險規則的交易者能夠保持倉位,而其他人則恐慌退出。目標不是猜測底部;而是根據真實信號而非情緒做出決策。
 
極度恐懼可以創造機會,但僅適用於做好準備並保護資本的投資者,無論他們選擇賣出、HODL還是累積。

相關文章

關於HODL、賣出或逢低買入的常見問題

1. 加密貨幣市場中的極度恐懼是什麼?

極度恐懼發生在市場情緒因大量拋售、清算或宏觀壓力而急劇下降時。恐懼與貪婪指數跌破20等指標顯示交易者是情緒化而非基於基本面行事。

2. 在極度恐懼情緒下,我應該賣出我的加密貨幣嗎?

只有當您的論點失效時,賣出才有意義 — 例如結構被破壞、關鍵支撐位失守或不可接受的風險。純粹因為情緒負面而賣出通常會導致在局部底部退出。

3. 在市場大幅下跌期間,HODL仍然有效嗎?

是的。HODL避免了清算風險,並且歷史上表現優於情緒化交易。現貨持有者留在市場中,而槓桿交易者在急劇下跌期間往往被清算。

4. 在加密貨幣交易中,何時逢低買入是個好主意?

逢低買入在清算減緩、結構穩定且價格回到多週期支撐位時效果最佳 — 而非在自由落體式下跌期間。小額分批買入可降低風險並改善平均入場價格。

5. DCA如何在波動的加密貨幣市場中提供幫助?

平均成本法(DCA)將您的投資分散到時間上,在下跌期間降低您的平均入場價格,並消除了預測底部的壓力。

6. 在加密貨幣下跌期間,機構與散戶的行為有何不同?

機構根據宏觀趨勢、流動性和ETF資金流動來減少或增加敞口。散戶通常情緒化反應,在大跌後賣出或過早買入反彈。

7. 我如何判斷加密貨幣市場的下跌是暫時性還是結構性的?

查看清算趨勢、資金費率、ETF資金流動和較高時間框架的支撐位。由槓桿驅動的急劇下跌通常比由宏觀或結構性弱點引起的下跌恢復得更快。

8. 在極度恐懼時期,哪種加密貨幣交易策略效果最好?

平衡的組合:
 
• 核心HODL以獲得長期敞口
 
• 基於規則的賣出以鎖定收益
 
• 在穩定期間選擇性逢低買入
 
• DCA用於穩定累積
 
這種組合在保護資本的同時,也為未來的復甦做好了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