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比特幣主導率 (BTC.D)?和山寨季有什麼關係?如何應用在加密交易策略

  • 初級
  • 12分鐘
  • 發布於 2025-05-08
  • 更新於 2025-10-15
 
比特幣主導率(Bitcoin Dominance,BTC.D)向來是加密交易者必須關注的核心指標,因為它揭示了比特幣在整體市場中的市佔率。根據最新數據,截至 2025 年 7 月,比特幣已佔據加密貨幣總市值的 63.8%,同時價格突破 116,893 美元,創下歷史新高。換句話說,在加密市場的每 100 美元市值中,就有將近 64 美元來自比特幣。這一比例不只是統計數字,更像是一面鏡子,能即時反映市場資金的流向與市場情緒變化。
 
對交易者而言,掌握 BTC.D 的走勢有助於更好地理解市場週期。當比特幣主導度上升時,往往意味著資金回流至比特幣這類被視為相對安全的資產;而當主導度下降,則可能代表資金正流入山寨幣,預示著「山寨幣季」的來臨。這種資金流動不僅影響價格,更影響投資人對風險和報酬的判斷。
 
不論是長期持有 BTC、ETH 的投資人,還是積極尋找山寨幣行情突破的交易者,比特幣主導率都能提供一個宏觀視角,幫助判斷資金究竟是在回流到相對安全的資產,還是流向風險更高、潛力更大的標的。
 
對市場而言,比特幣主導率不只是單純的數據,而更像是一個導航指標。持續追蹤這項數據,能讓投資人在瞬息萬變的加密市場裡,更清楚地把握趨勢,也更有信心做出決策。

什麼是比特幣主導率(BTC.D)?

比特幣主導率指的是比特幣市值佔總加密貨幣市值(包括山寨幣與穩定幣)的比例。
 
比特幣主導率(BTC.D)歷史走勢 | 來源:TradingView
 
比特幣主導率(BTC.D)常被視為市場的「溫度計」,因為它能反映投資人究竟是傾向持有比特幣這類被視為「數位黃金」的資產,還是願意承擔更高風險,轉向山寨幣。
 
• 比特幣主導率上升:當比特幣主導率走高,通常意味著資金重新配置至比特幣的相對安全性,特別是在市場波動或不確定性加劇時。例如在 2025 年初,美國總統川普的加密友好政策,加上機構資金透過 ETF 大量流入,推升了比特幣價格,也帶動主導率同步攀升。
 
• 比特幣主導率下降:相反,當比特幣主導率跌破約 54% 時,往往顯示市場風險偏好增加,這通常被視為山寨季(altseason)的開端。此時,資金更傾向於流向比特幣以外的代幣。
 
像 CoinMarketCap 這類平台會 24 小時更新主導率數據,讓投資新手和專業交易者都能即時掌握市場情緒的變化。

BTC 主導率與山寨幣季的關聯

 
山寨幣季節指數 | 來源:CoinMarketCap
 
當比特幣主導率下降時,往往被視為「山寨幣季」(Altseason)的前兆。這代表市場資金開始從比特幣流向山寨幣,推高後者的表現並吸引更多關注。截至 2025 年,目前僅有約 17% 的山寨幣能在 90 天內跑贏比特幣,顯示大規模的山寨幣反彈仍在醞釀中。值得關注的確認信號包括:

關鍵的山寨幣季信號

結合比特幣主導率(BTC.D)的變化,以下幾個信號有助於更精準判斷山寨幣季(Altseason)的進場時機:
 
1. BTC.D 跌破關鍵水位:當比特幣主導率跌破 54% 左右,往往代表市場對山寨幣的需求開始明顯升溫。
 
2. 山寨幣交易量增加:如果前 20 名山寨幣的日交易量超過比特幣在主要交易所的交易量,意味著資金正加速轉向山寨幣市場。
 
3. 山寨幣季指數:透過像 CMC 山寨幣季指數(Altcoin Season Index) 這類工具,觀察山寨幣表現是否持續優於比特幣,來確認趨勢是否正在形成。

要怎麼計算比特幣主導率(BTC.D)?

 
來源: CoinGecko
 
在把比特幣主導率(BTC.D)作為交易信號之前,必須先理解它的計算方式。其實計算並不複雜,只要掌握正確的數據與工具,就能在短時間內繪製出反映市場情緒的走勢圖。
 
1. 收集準確的市值數據:前往可靠的數據平台,例如 CoinMarketCap 或 CoinGecko。先查詢比特幣的市值,再找到「全球加密貨幣市值」欄位,這裡會顯示所有流通中加密貨幣的總市值。
 
2. 套用計算公式:將數據代入以下公式,即可轉換為百分比
 
比特幣主導率 BTC Dominance (%) = (比特幣市值 ÷ 總加密貨幣市值) × 100
 
例如,比特幣市值為 2.1 兆美元,而加密貨幣總市值為 3.3 兆美元,計算結果為 (2.1 ÷ 3.3) × 100 = 63.6% BTC.D。
 
3. 使用即時圖表工具:透過 TradingView、CoinCodex 或 CoinGecko 的內建功能,即可自動生成 BTC.D 走勢圖,數據通常每 1 至 5 分鐘更新一次。投資者可進一步操作:
 
疊加BTC價格:將市場佔有率變化與比特幣的美元價格走勢進行比較。
 
繪製技術水平:在市場佔有率曲線上標註關鍵支撐與阻力位置。
 
切換時間框架:在日內、日線與多年級別圖表間切換,以捕捉短期與長期趨勢。
 
4. 解讀數據以輔助交易:當比特幣主導率(BTC.D)圖表保持即時更新時,可以直觀呈現資金的流向:是回到比特幣的相對安全區,還是流入山寨幣市場尋求更高報酬。透過這項指標,投資者能依照市場情緒調整資金配置,更精準地判斷進出場時機,同時加強風險控管。

比特幣主導率在市場週期中的變化

 
比特幣主導率(BTC.D)與比特幣價格 | 來源: BitBo
 
回顧比特幣發展歷程中的幾個關鍵里程碑,可以發現主導率的波動往往與市場週期緊密相連。這些歷史事件不僅是過去的記錄,也成為當下投資的重要參考。透過觀察 BTC.D 在不同市場階段的走勢,投資人能更清楚地判斷:何時應該轉向比特幣的相對安全性,何時則可能抓住由山寨幣帶動的反彈機會,從而更精準地調整進出場與投資組合配置。
 
比特幣在過去市場週期中的主導地位 | 來源:TradingView

初期(2009-2016):接近 100% 的主導地位

比特幣於 2009 年 1 月推出時,幾乎獨佔整個加密市場的 100 % 市值。即使在以太坊主網於 2015 年中期上線後,比特幣的主導地位(BTC.D)仍維持在 94% 以上,凸顯出當時投資者關注、開發活動與市場流動性幾乎全都集中於比特幣。這一時期展示了 BTC.D 如何反映技術優勢,以及替代品的匱乏。

ICO 熱潮(2017):主導地位跌破 40%

2017 年的 ICO 熱潮引爆了超過 1,500 種新代幣的誕生。在資金湧向山寨幣的過程中,不少項目短期內價格暴漲數十甚至數百倍,導致比特幣主導率一路下滑,並在 2018 年 1 月觸及約 38.7%。這場急跌不僅象徵著山寨幣季的全面展開,也反映了投資人心理的轉向:風險偏好來到高點,投機熱情一度壓過比特幣的避險屬性。

DeFi 夏季 (DeFi Summer,2020–2021):山寨幣季再度興起

ICO 熱潮退卻後,加密市場在 2018 年進入長期寒冬。大多數投機性山寨幣價格崩潰,總市值自 2018 年 1 月的 8,300 億美元,跌到同年 12 月不足 1,300 億美元。這段下行期中,資金逐漸撤出失敗項目,重新回流至比特幣的深度流動性,推升 BTC.D 在 2019 年中期回到 70% 以上。當年,比特幣價格自低點 3,200 美元反彈至年底的 10,000 美元左右,而多數山寨幣僅有微幅回升,甚至徹底歸零,強化了比特幣作為市場「避風港」的地位。
 
2020 年初,隨著 3 月疫情引爆的全球市場崩盤,以及 5 月 11 日減半臨近,BTC.D 一度攀升至 72%,高於年初的 65%。然而,這種高主導率的格局,為隨後資本的輪動埋下伏筆。自 2020 年 6 月開始,以收益農耕(Yield Farming)為核心的 DeFi 浪潮迅速升溫,加上 NFT 熱潮與新一代 Layer-1 區塊鏈的崛起,市場焦點開始從比特幣轉向更具創新性的代幣應用。
 
從 2020 年 3 月到 2021 年 5 月,比特幣價格從 8,000 美元一路飆升至 64,000 美元,但 BTC.D 卻從 70% 大幅下滑至約 38%。這一對比清楚顯示,即使在比特幣牛市中,資金依舊能被新興應用與山寨幣吸引,山寨幣季在 DeFi 的推動下正式重返舞台。

ETF 批准與 2024 減半:主導率穩定在 50–60%

2024 年 1 月,美國現貨比特幣 ETF 獲批准,在短短 72 小時內就引入了超過 15 億美元的機構資金,再次鞏固了比特幣作為「數位黃金」的市場定位。隨後在 4 月,比特幣迎來第四次減半事件,區塊獎勵再度腰斬。這兩股力量結合,推動 BTC.D 反彈至 50–60% 區間,並在 2025 年 4 月攀升至 64%,同時山寨幣熱潮逐漸退燒。這一階段凸顯了供應端衝擊與主流採納如何攜手,為比特幣的市場份額提供穩固支撐。

2025 年 7 月:BTC.D 達 63.8%,山寨幣輪動跡象浮現

截至 2025 年 7 月,比特幣主導率(BTC.D)來到 63.8%,同時比特幣價格突破 116,893 美元,創下歷史新高。這一水準是自 2021 年底以來的最高讀數,顯示無論是機構資金還是散戶投資者,都在宏觀經濟不確定性和川普推動的加密友好政策下,把比特幣視為主要避險資產。
 
不過,表面之下已有輪動的跡象。多個大型市值山寨幣,包括以太坊、SolanaTON 的日交易量,已開始超過其 30 日平均水準;同時,「山寨幣季指數」也從年初的個位數升至 20 出頭,反映市場風險偏好正逐步回升。若 BTC.D 出現動能衰退並跌破 60% 的關鍵水位,2025 年下半年可能迎來一波規模可觀的山寨幣反彈。

如何利用比特幣主導率進行加密交易

比特幣主導率(BTC.D)不僅是一組數字,更是整個加密市場風險偏好的即時指標。當市場遭遇重大新聞衝擊時,例如突如其來的監管打壓或美聯儲意外的利率決策,投資人往往會撤離山寨幣,將資金轉向比特幣的深度流動性池。
 
以 2025 年 5 月初為例,BTC.D 一度飆升至 64.98%,創下自 2021 年以來的最高水位。這波上漲正反映了市場參與者在宏觀不確定性加劇、山寨幣缺乏上漲動能的情況下,選擇比特幣作為避險資產的行為。

將比特幣主導率納入交易策略

 
比特幣主導地位與山寨幣季節:流程圖 | 來源:TradingView
 
比特幣主導率(BTC.D)不只是觀察市場的參考數據,它也能實際運用在投資組合的調整與交易策略的執行上。以下是將 BTC.D 納入投資框架的幾種方式:
 
1. 投資組合調整
 
• 防禦性配置:當 BTC.D 升至 60%–65% 以上時,意味市場資金正回流至比特幣,此時可適度提高比特幣持倉比例,利用其在市場下行時的相對穩定性。
 
• 進攻性轉變:當 BTC.D 接近並跌破關鍵支撐(如 54%),同時山寨幣交易量出現明顯放大時,則可考慮分散佈局於具潛力的山寨幣。理想情況是等待山寨幣交易量與「山寨幣季指數」同步上升後,再進場確認輪動,降低誤判風險。
 
2. 趨勢確認:將 BTC.D 與比特幣的移動平均線(50 日與 200 日 MA)搭配觀察。如果主導率突破 200 日均線,而比特幣價格卻跌破 50 日均線,通常代表市場可能面臨較大回調,此時宜縮小止損或降低曝險。
 
3. 支撐位觀察:留意 BTC.D 的關鍵水位(60%、55%、54%)。當跌破這些水位並伴隨交易量放大時,往往意味山寨幣季可能啟動,此時可逐步增加基本面穩健、動能良好的山寨幣配置。
 
4. 風險控管:BTC.D 的突然飆升,常伴隨市場出現恐慌性拋售。這時應適度收窄止損,或透過反向產品進行對沖,避免更深的市場修正。
 
5. 量化應用:在算法模型中將 BTC.D 作為一項特徵指標。透過設定主導率的臨界值並回測歷史表現,可以系統化生成進出場信號,發揮 BTC.D 在動能與均值回歸策略中的預測優勢。
 
然而,交易策略不該只依賴 BTC.D,還需要搭配基本面和技術面的觀察。基本面可包括網路活躍度、協議升級等因素;技術面則可結合相對強弱指標(RSI)移動平均收斂擴散指標(MACD)、以及交易量變化來驗證判斷。
 
另外,也能將比特幣主導率與 ETH/BTC 比率結合使用:當 ETH/BTC 比率走高、BTC.D 同時下滑時,往往代表山寨幣表現優於比特幣;相反地,當 ETH/BTC 比率下跌、BTC.D 升高時,則顯示市場資金正回流比特幣,強化了以比特幣為主的市場格局。

影響比特幣主導率(BTC.D)的關鍵因素有哪些?

 
什麼因素影響比特幣主導地位?
 
比特幣主導率並不是孤立運行的數據,多種外部力量都會左右比特幣在整體市場中的份額。理解這些驅動因素,有助於在趨勢完全浮現之前就先一步掌握方向。
 
1. 山寨幣增長:當新的公鏈或代幣出現,例如 Solana 這類 Layer-1 挑戰者,或是推動 DeFi 的功能型代幣,資金往往會被吸引過去,分流比特幣的市佔率。質押、NFT、鏈遊等新應用場景,也會帶來投機資金湧入,推高山寨幣市值,進而壓低 BTC.D。
 
2. 機構採用增長:2024 年 1 月,美國現貨比特幣 ETF 獲批,短時間內帶來數十億美元的機構資金,推動 BTC.D 升至 50–60% 區間。相對地,若主要市場對交易所祭出嚴厲打擊或禁令,可能導致山寨幣遭到大規模清算,此時比特幣因「最不糟糕」的避險角色而提升主導率。
 
3. 宏觀環境與投資情緒:當全球面臨通膨憂慮、經濟衰退風險,或「加密寒冬」等利空時,資金往往撤出風險更高的山寨幣,轉而流入比特幣的流動性池。BTC.D 的劇烈波動,通常伴隨市場波動性上升與加密資產和股市的高度聯動,使其成為一個即時的市場情緒指標。
 
4. 穩定幣與NFTs:截至 2025 年 7 月,穩定幣總市值已突破 2,570 億美元,再加上 NFT 的大量發行,都可能在計算上壓低 BTC.D,卻未必真正代表資金流向了山寨幣。這些非比特幣資產的特殊用途(例如支付、數位藝術、元宇宙資產),使比特幣的主導比例在統計上顯得不利。

使用比特幣主導率(BTC.D) 的限制與常見誤判

 
比特幣 vs. USDT 主導性 | 來源:TradingView
 
雖然比特幣主導率(BTC.D)是重要的市場指標,但也存在一些限制。
 
截至 2025 年 7 月,穩定幣總市值已突破 2,570 億美元,推高了整體加密貨幣市值,因而在計算上壓低了 BTC.D,不過這對比特幣實際市佔率的影響仍屬有限。類似的情況也出現在新代幣的爆發式推出。2024 年初,新代幣單日發行數量一度超過 5,300 個,表面上稀釋了比特幣的主導率,但其中絕大多數只是短暫的投機性代幣,並未真正帶來持續的市場需求。
 
此外,BTC.D 本身無法分辨資金是流入了由炒作驅動的短期項目,還是進入了具備持久價值的高效能公鏈。這代表它有可能低估了某些中小型網路的真實潛力。因此,若要獲得更完整的市場視角,BTC.D 最好與其他指標搭配使用,例如鏈上活躍度、交易量,以及 ETH/BTC 比率等,來驗證市場趨勢並避免誤判。

展望未來

在加密市場裡,比特幣主導率仍是觀察資金流動的關鍵指標,能夠揭示資本何時回流比特幣的相對安全性,或轉向高風險的山寨幣。展望未來,有三大趨勢將深刻影響主導率的走向:
 
• 機構持續加碼:2025 年第一季度,現貨比特幣 ETF 資產規模已突破 1,000 億美元,企業也新增持有逾 95,000 枚 BTC,進一步強化比特幣作為「數位黃金」的定位。
 
• Layer-2 網路崛起:以太坊等 Layer-2 協議的鎖倉量(TVL)接近 400 億美元,可能逐步分流市場對比特幣的關注與資金。
 
• 監管框架逐步明朗:從美國穩定幣立法到全球 ETF 的推廣,都可能改變資金在比特幣與山寨幣之間的配置方式。
 
雖然比特幣主導率是一個強而有力的市場指標,但當它與價格走勢、移動平均線,以及鏈上數據(如交易所流動與 TVL)結合時,效果會更完整。透過 BTC.D 的觀察,不僅能輔助投資組合配置和進出場時機的判斷,也能成為風險管理的核心工具。當它與更廣泛的指標一同使用時,能構築出更穩健的交易策略。

相關閱讀

比特幣主導地位 (BTC.D) 的常見問題(FAQs)

1. 比特幣主導率和比特幣價格有什麼不同?

比特幣價格反映的是單一比特幣的美元價值,而比特幣主導率則代表比特幣在整體加密市場市值中的占比。前者是絕對價格,後者則是相對份額。

2. 比特幣主導率能否保證牛市?

不能。主導率的上升往往與市場走強有關,但並不等於價格一定上漲。更理想的做法是將 BTC.D 與技術指標、鏈上數據一併使用,才能更準確地判斷行情。

3. 比特幣主導率應該多久查看一次?

如果你是活躍交易者,可以每天關注一次 BTC.D,甚至在關鍵水位時進行日內觀察,以便及時捕捉資金輪動的信號。對長期投資者來說,每週檢查一次即可,用來掌握大方向的市場趨勢。

4. 哪些平台可以查看即時的比特幣主導率走勢圖?

常見的數據平台如 CoinMarketCap、CoinGecko、TradingView 和 CoinCodex 都提供 BTC.D 的即時走勢圖,數據通常每隔幾分鐘更新一次,並附帶互動功能,方便投資者進行分析。

5. 在多鏈生態快速發展的今天,比特幣主導率還可靠嗎?

仍然具有參考價值,特別是作為市場情緒指標。但隨著穩定幣供應擴張、Layer-2 鎖倉量增加,以及各類利基代幣不斷湧現,單看 BTC.D 可能不夠全面。建議搭配鏈上數據和其他技術指標,才能獲得更完整的市場圖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