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必知的頂級 Layer-1 區塊鏈有哪些?

  • 初級
  • 15分鐘
  • 發布於 2025-11-04
  • 更新於 2025-11-04

 
第一層區塊鏈 (L1) 運行自己的共識機制,並直接在鏈上最終確定交易。截至2025年11月,L1板塊的總市值超過2.96兆美元,24小時交易量達1450億美元。競爭已從理論轉向實際應用,包括穩定幣支付、遊戲永續合約去中心化交易所、創作者工具和應用鏈。贏家正透過吞吐量、費用、去中心化和開發者吸引力而非僅僅炒作來脫穎而出。
 
以下是您今年應該了解的10個最受歡迎的L1,包括它們的最佳用途、發展方向以及如何在BingX上訪問它們。

什麼是第一層區塊鏈 (L1) 及其運作方式?

第一層 (L1) 區塊鏈是記錄並最終確定其自身鏈上交易的基礎網路。例如比特幣以太坊SolanaBNB ChainTRON。每次轉帳、兌換或智能合約呼叫都會寫入此主網上的區塊中,您需要支付該鏈原生代幣的費用,例如BTCETHSOLBNBTRX。由於L1透過礦工(工作量證明)或驗證者(權益證明)運行自己的安全性,它們是其他層所依賴的最終「真實來源」。舉例來說:比特幣的目標是10分鐘出塊,通常在3-6次確認後達到「最終性」,大約需要30-60分鐘;以太坊的權益證明在12秒內確認區塊,並在幾分鐘內達到經濟最終性;Solana的目標是亞秒級出塊,費用通常遠低於一美分。
 
以下是L1交易的實際運作方式。您在錢包中創建交易,用您的私鑰簽名,然後將其廣播到網路。節點會檢查您是否有足夠的資金以及簽名是否有效。礦工或驗證者競爭或被選中將您的交易添加到下一個區塊,在網路繁忙時優先處理較高的費用。一旦您的交易被包含,該區塊就會附加到鏈上;之後的每個新區塊都會使逆轉變得指數級困難;更多的確認數 = 更高的保障。您可以在公共瀏覽器上追蹤所有這些資訊,例如記憶池狀態、支付費用、區塊高度、確認數。

L1區塊鏈與第二層和第三層網路有何不同?

第一層與第二層、第三層和第零層 | 來源:WallStreetMojo
 
第一層區塊鏈使用其原生礦工或驗證者在其自身鏈上最終確定交易。它們提供基礎安全保障:一旦交易在比特幣或以太坊上確認,逆轉它在經濟上或密碼學上變得不切實際。但L1區塊空間稀缺。當流量激增時,用戶會透過更高的Gas費用競爭。例如,以太坊主網歷史上處理了15-30 TPS(每秒交易量),在熱門鑄造或代幣發行期間費用可能會飆升。這就是為什麼L1首先關注去中心化和安全性,而更高層處理擴展性。
 
第二層和第三層網路分擔計算,同時繼承L1的安全性。像以太坊上的匯總(rollups)或比特幣上的閃電網路這樣的L2批次處理數百或數千筆交易,將證明或結算數據發布到L1,並提供更便宜的費用。例如,流行的以太坊L2通常以幾美分而不是幾美元的費用處理交易,同時仍結算回主網。第三層走得更遠,例如建立在L2之上的客製化應用鏈或加密執行層,讓遊戲、去中心化交易所AI應用程式運行超低成本交易,而不會擠佔基礎層。
 
一個簡單的經驗法則:L1 = 安全性 + 最終性,L2 = 擴展性 + 更低的費用,L3 = 專業化性能。

2025年十大最佳第一層區塊鏈

以下是2025年最重要的10個第一層區塊鏈,它們因其實際使用、開發者吸引力、生態系統成長和明確的技術優勢而被選中。

1. 比特幣 (BTC)

比特幣仍然是加密貨幣中最安全的L1,專為抗審查貨幣和高保障結算而建。其工作量證明網路從未被駭客攻擊,大額轉帳繼續直接在鏈上結算,而小額支付則轉移到閃電網路。市場仍然將BTC視為「數位黃金」。比特幣主導地位設定了流動性、風險偏好,並通常引導更廣泛的加密週期。2025年,比特幣去中心化金融 (BTCFi) 終於成為現實:總鎖定價值從2024年1月1日的3.04億美元躍升至11月的71億美元以上,這得益於StacksRootstock和Botanix上的代幣化BTC、借貸、收益和再質押。
 
機構資本正在加速這一轉變。Stacks在不到2.5小時內達到了5,000 sBTC的橋接上限,Rootstock的總鎖定價值和活躍地址數均創歷史新高,因為用戶借入穩定幣或在BTC上產生收益。穩定幣是關鍵;USDT正透過Taproot Assets在閃電網路推出,Rootstock剛新增了USDT0,為比特幣提供了原生的穩定資產進行交易和借貸。挑戰在於:一項調查顯示,77%的BTC持有者從未使用過BTCFi,這表明用戶體驗和信任存在差距。儘管如此,在實際收益、更安全的橋接(如BitVM2/3)以及機構對比特幣支持信貸的需求之間,分析師預計BTCFi的採用將持續成長,因為持有者希望使用而不僅僅是儲存比特幣。
 

2. 以太坊 (ETH)

以太坊仍然是DeFi和代幣化的根據地,2025年的數據證明了這一點。在轉向權益證明並將能源消耗降低99.95%後,生態系統活動在每日交易、活躍錢包和合約互動方面均創歷史新高。截至2025年11月,以太坊DeFi持有817億美元的總鎖定價值,24小時去中心化交易所交易量達43億美元,是加密貨幣中流動性最深的。被忽視的指標是:1650億美元的基於以太坊的穩定幣,其儲備池規模大於新加坡和印度等國家的外匯儲備,這表明以太坊現在作為數位美元的全球結算層運作。
 
大部分成長由第二層匯總(rollups)推動,例如ArbitrumOptimismBase和零知識匯總(zk-rollups),它們每天處理數百萬筆交易,費用低於一美元,同時仍結算回以太坊以確保最終性和安全性。鏈上數據顯示,大型錢包正在累積ETH和穩定幣,這表明以太坊正在轉變為宏觀層面的資產。隨著EIP-4844等升級降低匯總成本並增加吞吐量,更多活動將持續遷移到鏈上。簡而言之:比特幣是數位黃金;以太坊正在成為數位經濟基礎設施,為穩定幣、信貸市場、代幣化和數十億美元的日常用戶交易提供動力。
 

3. Solana (SOL)

Solana專為高吞吐量消費者應用程式和鏈上交易而設計,採用歷史證明、單分片設計和本地費用市場,以保持交易快速且便宜。2025年的數據顯示了需求:DeFi總鎖定價值在2025年11月攀升至115億美元,而每日現貨去中心化交易所交易量徘徊在40-51億美元之間,穩定幣供應量創歷史新高,達到140-150億美元,其中USDC單獨佔約100億美元。應用程式的活動貨幣化也更好;Solana的應用程式收入捕獲率達到263%,這意味著每在鏈上支付100美元的費用,應用程式就能產生263美元的收入。Alpenglow升級旨在改善擁堵期間的最終性和費用平穩性,使Solana對高頻交易者和迷因幣發行保持吸引力。
 
與過去的中斷週期相比,可靠性有所提高,網路正在鞏固其作為快速消費者加密貨幣之家的地位。永續合約去中心化交易所交易量平均每天16億美元,約67%的SOL被質押,而jitoSOL和bnSOL等流動質押代幣 (LSTs) 繼續成長。在DeFi之外,Solana正在獲得主流應用:Helium Mobile在DePIN中擁有130萬每日用戶,真實世界資產 (RWAs) 達到6.82億美元,xStocks持有者超過70,000人,Phantom推出了CASH以實現無縫消費。憑藉更強的性能、更深的流動性以及透過Solana Mobile Seeker實現的行動優先分發,Solana在2025年仍然是交易、支付和消費者應用程式的頂級第一層區塊鏈。
 
 

4. BNB Chain (BNB)

BNB Chain憑藉EVM兼容性和超低費用,持續主導散戶鏈上活動。在2025年10月7日的迷因幣交易高峰期間,BNB去中心化交易所處理了60.5億美元的24小時交易量,其中PancakeSwap接近42.9億美元。截至2025年11月,每日活躍地址達到346萬個,年度活躍用戶接近2億個,DeFi總鎖定價值反彈至79億美元,顯示用戶正在回歸以進行便宜的兌換、收益和遊戲。儀表板還顯示BNB Chain在每日費用和應用程式收入方面多次挑戰其他L1,因為散戶流動性輪轉進入其生態系統。
 
川普總統赦免CZ後,投資者信心增強,消除了長期存在的聲譽拖累。機構也隨之跟進:那斯達克上市公司CEA Industries籌集了5億美元,以累積BNB作為財庫儲備資產,YZi Labs啟動了10億美元的建設者基金,以支持BNB Chain新創公司建立符合監管的基礎設施。憑藉創紀錄的使用量、不斷增長的流動性以及湧入開發者工具的新資金,BNB Chain仍然是2025年最活躍且散戶主導的第一層網路之一。
 

5. TRON (TRX)

TRON在2025年之所以重要,是因為它已成為加密貨幣的穩定幣高速公路。TRC-20 USDT供應量超過800億美元,多個追蹤器證實TRON處理了流通中泰達幣的最大份額。這體現在使用量上:每日活躍地址260-620萬個,全球散戶USDT轉帳中65%低於1,000美元,74%的錢包進行點對點交易。2025年8月的大幅降費將平均每日費用從190萬美元降至120萬美元,鞏固了TRON作為匯款、交易所和新興市場支付的廉價結算層地位。
 
在支付層面背後,生態系統仍在擴展。DeFi總鎖定價值已攀升至近60億美元,SunSwap交易量增長18%,以及LayerZeroPayPal USDNEAR Intents和MetaMask支持等新整合加深了流動性和橋接訪問。TRX市場在第三季度處理了820億美元的交易量,訂單簿深度強勁,並實現了450萬美元的正向價值捕獲,這表明TRON產生了超越發行的收入。簡而言之:它是穩定幣支付最廣泛使用的鏈,即使市場情緒謹慎,這種實際使用也使TRON在2025年保持相關性。
 
 

6. Hyperliquid (HYPE)

Hyperliquid在2025年之所以重要,是因為它是一個專為衍生品打造的L1,將鏈上訂單簿與約0.2秒的區塊和低延遲匹配結合,使其成為最繁忙的去中心化永續合約場所,佔去中心化永續合約市場份額的60-70%,總鎖定價值超過20億美元,24小時去中心化交易所交易量達6-7億美元。其經濟效益強大;最近幾個月顯示每月協議收入超過1億美元,其中97%的費用回饋給用戶,而HyperEVM向EVM應用程式開放相同的流動性,HIP-3則允許任何團隊質押100萬HYPE來啟動新的永續合約市場,並將費用回饋給HYPE
 
機構信號正在建立,例如SEC對Hyperliquid ETF的備案;SPAC/財庫計畫累積HYPE,儘管批評者將驗證者集中度(數十個驗證者對比主要L1上的數千個)和即將到來的解鎖視為主要風險。總之:高吞吐量、實質現金流和快速產品迭代(如質押、回購、無許可市場)使Hyperliquid成為頂級鏈上交易中心,前提是去中心化和發行過剩得到管理。
 
 

7. Zcash (ZEC)

Zcash在2025年的故事是其在主流就緒的隱私支付方面取得了可衡量的進展。目前約有20-25%的流通ZEC位於屏蔽地址中,30%的交易觸及屏蔽池,Orchard池超過410萬ZEC,這證明隱私使用不再是小眾。
 
用戶體驗和基礎設施正在跟上:Zashi新增了兌換/出金和NEAR Intents支持(短暫地址,減少重複使用),同時網路將全節點從zcashd轉換為Rust zebrad客戶端,以提高性能和可維護性;吞吐量是透過Tachyon計畫的路線圖重點。在市場方面,ZEC的市值一度超越Monero,達到72億美元的峰值,交易量不斷上升,這得益於Zcash的可選隱私模型,該模型在需要時可以滿足審計/合規要求,使其成為加密支付的務實選擇。
 

8. Sui (SUI)

Sui (SUI) 正在崛起,成為一個為消費者規模應用程式打造的高性能第一層區塊鏈,其以物件為中心的Move架構實現了平行執行和低延遲吞吐量。DeFi吸引力現在可衡量:Sui的總鎖定價值創歷史新高,達到26億美元,一個月內增長37%,一年內增長160%,而累計去中心化交易所交易量超過1560億美元,使其成為24小時交易量排名前六的鏈。
 
Suilend(總鎖定價值7.45億美元)、Navi(7.23億美元)和Momentum(總鎖定價值5.51億美元,月環比增長249%)等核心協議顯示流動性不斷加深,而Sui的原生中央限價訂單簿DeepBook透過V3 SDK持續迭代,以實現更簡單的訂單簿應用程式部署。機構信心也在上升:那斯達克上市公司Mill City Ventures向由Galaxy管理的Sui財庫策略部署了4.41億美元,而EVE Frontier等面向消費者的專案正在遷移到Sui,鞏固了其作為吞吐量優化L1的定位,直接競爭DeFi和遊戲用戶群。
 
 

9. Avalanche (AVAX)

Avalanche (AVAX) 在2025年繼續透過子網(Subnets)區分自己,子網是具有客製化費用、驗證者和虛擬機邏輯的應用專用區塊鏈,但仍可接入Avalanche的工具和流動性。它正在默默運作:C鏈上的每日活躍地址從20萬個攀升至2025年11月的48.1萬個,而像Beam這樣專注於遊戲的子網已維持2.2萬活躍用戶數月。
 
機構信心也在上升:一家那斯達克上市公司正在建立一個10億美元的AVAX財庫,運行驗證者並質押以支持網路成長。憑藉16.8億美元的DeFi總鎖定價值、超過3億美元的每日去中心化交易所交易量,以及企業和政府使用Avalanche基礎設施進行穩定幣和資產代幣化,子網仍然是加密貨幣中最務實的路徑之一,可實現高TPS、受監管和企業級區塊鏈部署。
 
 

10. Plasma (XPL)

Plasma (XPL) 是一個以穩定幣為中心的L1,專為大規模支付而建:透過Paymaster模型實現零費用USDT轉帳,EVM兼容性實現快速dApp移植,以及透過XPL進行PoS質押以確保安全性和治理。自2025年9月下旬主網+XPL推出以來,Plasma已吸引了38.3億美元的DeFi總鎖定價值和約4480萬美元的24小時去中心化交易所交易量,這得益於其空投優先的開放分發和與幣安的合作,讓約2.8億用戶可以直接將存款路由到Aave。
 
路線圖傾向於實際使用,Plasma One新銀行業務目標土耳其、巴西和阿根廷,而與泰達幣對齊的策略則加倍投入USDT的分發以推動網路效應。其願景雄心勃勃(Visa級別的結算)但連貫:專注於穩定幣吞吐量,消除簡單轉帳的Gas摩擦,並利用XPL質押+生態系統激勵來鎖定流動性和建設者,為Plasma在數兆美元穩定幣商業的下一階段做好定位。
 
 

如何在BingX上交易第一層代幣

BingX讓您透過現貨(買入/持有)和期貨(槓桿做多/做空)市場訪問主要的第一層代幣,並提供即時BingX AI交易洞察。BingX AI讓初學者更容易分析波動性、發現趨勢並在交易主要L1代幣時管理風險。

現貨交易:買入、持有或平均成本法購買L1代幣

1. 打開BingX現貨並搜尋熱門L1交易對,例如BTC/USDTETH/USDTSOL/USDTBNB/USDTTRX/USDTHYPE/USDTZEC/USDTSUI/USDTAVAX/USDTLTC/USDT
 
2. 在下單前,點擊AI圖標查看動量信號、支撐/阻力提示和波動性警報。
 
3. 選擇市價單以即時執行,或選擇限價單如果您想以特定價格買入。
 
4. 對於長期投資,請使用BingX上的現貨網格或DCA(平均成本法)工具來自動化定期買入並降低擇時風險。

期貨交易:槓桿做多或做空L1代幣

1. 打開BingX期貨並選擇合約,例如BTCUSDTETHUSDTSOLUSDTSUIUSDTHYPEUSDTAVAXUSDT等。
 
2. 開啟BingX AI以獲取即時信號;AI會突出趨勢強度、資金費率變化和爆倉集群。
 
3. 負責任地設定槓桿(例如,對於波動性資產從2-5倍開始),然後在開倉前添加止損和止盈
 
4. 監控資金費用和保證金水平;高波動性L1資產的爆倉發生迅速。
 
安全提示:始終仔細核對官方代碼,在驗證者去中心化和代幣解鎖時間表可能增加風險的較新L1上從小額開始,並使用BingX AI以領先於突發波動。

結語

第一層區塊鏈正在區塊鏈三難困境(安全性、可擴展性和可用性)的不同邊緣匯聚。2025年,比特幣錨定宏觀買盤,以太坊保障可程式經濟,Solana、Sui和Hyperliquid推動即時用戶體驗,BNB Chain保持散戶資金流動便宜,TRON大規模轉移美元,Zcash使隱私結算常態化,Avalanche讓應用程式建立自己的鏈,而萊特幣仍是低摩擦結算軌道並提供可選隱私。
 
一如既往,請透過主要來源驗證聲明,監控代幣解鎖和網路健康狀況,並謹慎調整倉位;L1週期波動性大,過往表現不保證未來回報。

相關閱讀

L1區塊鏈網路常見問題

1. L1和L2區塊鏈有什麼區別?

第一層區塊鏈在其自身的基礎鏈上最終確定交易。第二層區塊鏈在鏈下(或獨立的執行層上)運行交易,並結算回L1以確保安全性,從而提高吞吐量並降低費用。

2. 目前哪個L1網路最適合支付?

對於大規模穩定幣轉帳,TRON在2025年引領全球USDT交易量和地址活動。對於抗審查結算和高保障最終性,比特幣仍然是主要的基礎層。

3. 哪個L1預設注重隱私?

Zcash,其中屏蔽地址、Zashi工具和zebrad全節點遷移增加了2025年的隱私使用,觸及屏蔽池的交易份額不斷上升。

4. 哪些L1強調訂單簿交易的性能?

Solana(消費者吞吐量)、Sui(DeepBook中央限價訂單簿)和Hyperliquid(永續合約優先的L1)都以不同的架構和驗證者權衡為目標,實現低延遲執行。

5. 哪個L1最適合應用專用區塊鏈?

透過子網(Subnets)的Avalanche,開發者可以在其上啟動具有自己的費用、驗證者集和虛擬機的客製化第一層區塊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