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UNA
$0.07

Terra (LUNA)價格

$0.07
1分鐘
5分鐘
15分鐘
1小時
4小時
1天
1周

今日Terra (LUNA)價格

Terra 的實時價格為 0.07 USD。在過去 24 小時內,Terra 的交易量為 11,552,749.44 USD,較前一日下跌了 -0.76%。當前價格較 7 日最高價 18.87 USD 下跌了 -13.14%,較 7 日最低價 0.07 USD 上漲了 0.04%。Terra 當前的流通供應量為 1,078,518,456.25 Terra,市值為 105,512,070.00 USD,24 小時內下跌了 0%。在所有加密貨幣中,Terra 的市值排名為第 #662 位。

Terra (LUNA)市場數據

市值
$51.6M
24小時交易額
$11.5M
流通量
687.6M LUNA
最大供應量
--
完全稀釋後市值
$81M
流動性指標
22.37%
關於
匯率
榜單
問題

關於Terra (LUNA)

如何購買 Terra (LUNA)?

在 BingX 購買 Terra (LUNA) 簡單又安全。註冊帳戶,充值 USDT 或其他支援的資產,然後在現貨市場直接購買 Terra (LUNA)。購買成功後,代幣將顯示在您的 BingX 現貨錢包中,可隨時進行交易或轉賬。想了解更多?請檢視 LUNA 購買指南

什麼是 Terra (LUNA)?



面對這場危機,Terra 社群在 2022 年 5 月 28 日推出了 Terra 2.0,這是一條全新的區塊鏈,將原有的 Terra 鏈重新命名為 Terra Classic(LUNC)。Terra 2.0 徹底拋棄了算法穩定幣的設計,LUNA 不再扮演穩定價格的角色,而是轉型為純粹的治理代幣。這次重生象徵著 Terra 試圖從過去的失敗中學習,透過社群主導的治理模式重建信任,並將重點轉向去中心化金融(DeFi)應用的開發。儘管 Terra 2.0 希望重新獲得市場認可,但它仍面臨著重建投資者信心的艱鉅挑戰,目前的市值與過去的輝煌時期相比已大幅縮水。

什麼是 Terra Classic (LUNC)?


Terra 是一個基於區塊鏈技術的去中心化支付平台,最初由 Terraform Labs 於 2018 年創建,旨在透過算法穩定幣來實現價格穩定的全球支付系統。Terra 採用權益證明(PoS)共識機制,原本的設計核心是透過其原生代幣 LUNA 與算法穩定幣 TerraUSD(UST)之間的雙代幣系統來維持價格穩定。然而,這個系統在 2022 年 5 月發生了災難性的崩盤事件,UST 失去了與美元的掛鉤,導致整個生態系統市值在一週內蒸發近 450 億美元。

Terra (LUNA) 與 UST 崩盤事件


2022 年 5 月,Terra 生態系統發生加密貨幣史上最嚴重的崩盤事件之一。5 月 7 日起,約 20 億美元的算法穩定幣 TerraUSD (UST) 遭到大量拋售,導致其價格從 1 美元脫錨跌至 0.91 美元,引發市場恐慌。隨後情況急速惡化,UST 價格在一週內暴跌至 0.10 美元,而系統為了維持錨定持續鑄造 LUNA,導致供應量從 3.45 億枚暴增至超過 34.7 億枚,LUNA 價格從歷史高點 119.51 美元崩跌至接近零,進入「死亡螺旋」。整個事件造成近 450 億美元市值蒸發,震撼全球加密貨幣市場。

崩盤的核心原因在於算法穩定幣機制的結構性缺陷。UST 並非由美元或實體資產背書,而是透過與 LUNA 的「鑄造與銷毀」機制維持錨定,這套系統在極端市場壓力下完全失效。此外,Anchor Protocol 提供的 19.45% 高收益吸引大量資金,但這些收益主要來自儲備補貼而非實際收入,不具可持續性。當投資者信心動搖並大規模撤資時,Luna Foundation Guard 雖持有約 24 億美元的比特幣儲備試圖救市,但相較於 UST 市值規模仍顯不足,無法阻止崩盤發生。

這起事件對加密貨幣產業帶來深遠影響,促使全球監管機構加強對穩定幣與 DeFi 協議的審查。2025 年通過的 《GENIUS 法案》明確禁止無抵押的生息穩定幣,反映出監管環境的重大轉變。崩盤後,Terra 社群於 2022 年 5 月 25 日投票通過硬分叉提案,並於 5 月 28 日正式推出 Terra 2.0 區塊鏈,完全移除算法穩定幣機制,將原本的鏈更名為 Terra Classic,透過空投方式補償受影響投資者,試圖以社群治理與生態系統重建的方式恢復市場信心。


Terra 如何運作?


1. 權益證明共識機制:Terra 2.0 採用基於 Tendermint 的拜占庭容錯(BFT)權益證明共識機制,由 130 個活躍驗證者共同維護網路安全。驗證者根據其質押的 LUNA 數量獲得投票權,代幣持有者可以將 LUNA 委託給驗證者以參與共識,並獲得交易手續費與年化約 7% 的質押獎勵。

2. 社群治理模式:Terra 2.0 完全由社群驅動,所有重大決策包括協議升級、開發資金分配與網路參數調整,皆透過鏈上治理提案進行投票。LUNA 代幣持有者擁有提案權與投票權,使網路決策更加透明與去中心化,減少單一實體的控制風險。

3. 跨鏈互通性:作為 Cosmos 生態系統的一員,Terra 2.0 透過 Inter-Blockchain Communication(IBC)協議實現跨鏈通訊功能,能與其他 Cosmos 生態鏈以及以太坊等主流區塊鏈進行資產轉移與數據交換,為開發者提供更靈活的多鏈部署選項。

4. 高效能基礎架構:Terra 2.0 使用 Mantlemint 優化技術,能夠每秒處理高達 10,000 筆交易,查詢效能較標準節點提升 3 至 4 倍。其低延遲與較低的交易費用使其適合支援 DeFi 協議、NFT 市場與即時支付應用,為開發者打造高效能的開發環境。

5. 生態系統擴展:Terra 2.0 持續吸引 dApps 開發者在鏈上部署去中心化交易所、流動性協議與 NFT 平台。自重啟以來,已有超過 44 個專案在 Terra 2.0 上線,涵蓋金融、遊戲與數位資產等領域,社群透過開發者補助與基礎建設投資推動生態系統成長。

誰創辦了 Terra?


Terra 由 Do Kwon 與 Daniel Shin 於 2018 年 1 月共同創辦。Do Kwon 出生於 1991 年,畢業於史丹佛大學電腦科學系,曾在 Apple 與 Microsoft 擔任軟體工程師。2016 年,他返回韓國創辦網狀網路新創公司 Anyfi,隨後於 2018 年與 Daniel Shin 共同創立 Terraform Labs,推出 Terra 區塊鏈與原生代幣 LUNA。Daniel Shin 是韓國知名科技創業家,曾創辦電商平台 Ticket Monster,在線上支付領域擁有豐富經驗,為 Terra 帶來商業應用方面的專業知識。

2022 年 5 月 Terra 生態系統崩盤後,Do Kwon 面臨多國法律訴訟與監管機構調查。2023 年 3 月,他在蒙特內哥羅因使用偽造文件被捕,隨後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對他與 Terraform Labs 提起詐欺指控。2024 年 4 月,陪審團裁定 Do Kwon 與 Terraform Labs 在民事詐欺案中敗訴。儘管法律爭議持續,Terra 2.0 目前由社群主導治理,不再依賴單一領導者,透過去中心化的方式運作。

Terra 與其他相關代幣項目的比較


Cosmos(ATOM) Cosmos 被稱為「區塊鏈的網際網路」,透過 Inter-Blockchain Communication(IBC)協議連接超過 115 條獨立區塊鏈,每月轉移超過 9 億歐元的價值。Terra 2.0 採用 Cosmos SDK 建構,天然相容於 IBC,使其能夠與 Cosmos 生態系統無縫整合。相較於 Terra 2.0 專注於 DeFi 與 dApps,Cosmos 定位為跨鏈互通性的基礎設施層,強調主權鏈的獨立性與連結性。

Avalanche(AVAX) Avalanche 是高性能 Layer 1 區塊鏈,每秒可處理 4,500 筆交易,以快速確認與低手續費著稱。其獨特之處在於子網路(Subnets)架構,允許企業建立符合監管要求的客製化區塊鏈,同時保持與主網的互通性。相較於 Terra 2.0 的社群治理模式,Avalanche 更側重於企業級應用與實體資產代幣化場景。

Polkadot(DOT) Polkadot 採用多鏈架構,透過中繼鏈(Relay Chain)連接多條平行鏈(Parachains),提供共享安全性機制。開發者需透過拍賣競標取得平行鏈插槽,目前約有 45 條活躍平行鏈。Polkadot 強調安全性優先的互通性,適合監管嚴格的機構應用場景,而 Terra 2.0 則提供更輕量級與快速的開發體驗。

Binance Smart Chain(BNB) Binance Smart Chain 是由 Binance 交易所支持的 Layer 1 區塊鏈,與以太坊虛擬機器(EVM)完全相容,使開發者能輕鬆移植以太坊專案。BSC 擁有龐大的用戶基礎與流動性,交易費用極低,在 DeFi 與遊戲領域佔有重要地位。相較於 Terra 2.0 著重社群自治,BSC 依賴 Binance 生態系統的支持,具有更中心化的特性。


LUNA 是什麼時候發行的?


Terra 2.0 的 LUNA 代幣於 2022 年 5 月 28 日正式發行,這是在原 Terra 生態系統崩盤約三週後推出的全新區塊鏈。Terra 社群於 5 月 25 日以 65.5% 的贊成票通過提案,決定創建新的 Terra 2.0 區塊鏈,並將原本的鏈更名為 Terra Classic。新的 LUNA 代幣初始總供應量為 10 億枚,透過空投方式分配給受影響的原 LUNA 與 UST 持有者,首批空投於創世區塊時執行,其餘代幣則依據鎖倉計畫在兩年內逐步釋放。

LUNA 的代幣經濟學


LUNA 代幣經濟模型及用途


1. 網路安全與質押:LUNA 是 Terra 2.0 區塊鏈的原生代幣,用於保護網路安全。持有者可將 LUNA 質押給驗證者以參與共識機制,獲得交易手續費與年化約 7% 的通膨獎勵。質押後的代幣進入為期 21 天的解綁期,期間無法轉移或交易。

2. 治理權:LUNA 持有者擁有鏈上治理權,可針對協議升級、參數調整、開發資金分配等重大事項提出提案並投票。每枚 LUNA 代表一票投票權,使代幣持有者能直接影響區塊鏈的發展方向,確保決策透明與社群參與。

3. 交易手續費:在 Terra 2.0 生態系統中,所有交易與智能合約執行皆需支付以 LUNA 計價的 Gas 費用。手續費收入的一部分會分配給質押者作為獎勵,另一部分則進入社群資金池,用於生態系統發展與開發者補助。

4. 跨鏈橋接費用:當使用者透過 IBC 協議進行跨鏈資產轉移時,需要支付以 LUNA 計價的橋接費用。隨著 Terra 2.0 與其他 Cosmos 生態鏈以及以太坊的整合深化,跨鏈交易需求可能推動 LUNA 的使用場景擴展。

LUNA 代幣分配


• 社群資金池:30%,由質押治理控制,用於資助生態系統開發、開發者補助與社群提案,確保資源分配透明且符合社群利益。

• 崩盤前 LUNA 持有者:35%,包括質押中與解除質押中的代幣。持有不足 1 萬枚者,30% 於創世區塊解鎖,70% 在兩年內釋放,含 6 個月鎖倉期。持有超過 100 萬枚者,1 年鎖倉期後分 4 年釋放。

• 崩盤前 UST 持有者:10%,分配給崩盤前持有 UST 穩定幣的用戶,作為補償機制的一部分,採用與 LUNA 持有者相似的釋放時程。

• 崩盤後 UST 持有者:15%,分配給崩盤後仍持有 UST 的用戶。30% 於創世區塊解鎖,70% 在兩年內釋放,含 6 個月鎖倉期,鼓勵受影響用戶繼續參與生態系統。

• 崩盤後 LUNA 持有者:10%,包括質押衍生品。30% 於創世區塊解鎖,70% 在兩年內釋放,含 6 個月鎖倉期,用於補償崩盤發生後仍持有代幣的投資者。

哪些因素會影響 LUNA 的價格?


1. 生態系統發展與 dApps 採用率:Terra 2.0 的價值高度依賴其生態系統的擴展程度。若能成功吸引更多去中心化交易所、流動性協議、NFT 市場與遊戲專案在鏈上部署,將增加 LUNA 代幣的實際使用場景與需求。目前已有超過 44 個專案在 Terra 2.0 上線,持續的開發者活動與創新應用將是推動 LUNA 需求的關鍵因素。

2. 監管環境變化:2025 年通過的 GENIUS 法案禁止生息穩定幣與無抵押代幣,雖然 Terra 2.0 已不再支持算法穩定幣,但該立法仍可能喚起市場對其過往失敗的擔憂。各國對加密貨幣監管政策的收緊或放寬,特別是針對 DeFi 協議與跨鏈交易的規範,將直接影響 Terra 2.0 的營運環境與投資者信心。

3. 社群信任度與品牌修復:Terra 原生態系統崩盤造成約 450 億美元損失,嚴重打擊投資者信心。Terra 2.0 能否透過透明治理、穩健的技術更新與社群建設重建信任,將是長期價格表現的決定性因素。創辦人 Do Kwon 持續面臨的法律訴訟,以及市場對算法穩定幣的整體觀感,也會影響 LUNA 的市場接受度。

4. 整體加密貨幣市場趨勢:LUNA 價格與大盤走勢高度相關,比特幣、以太坊等主流加密貨幣的市場情緒會連帶影響 LUNA 表現。DeFi 產業的整體發展、機構投資者進場程度以及宏觀經濟環境如利率政策與通膨預期,都會透過風險偏好的變化間接影響 LUNA 的市場需求與價格波動。

若想了解更多 LUNA波動的成因、以及如何解讀幣價波動,可至LUNA歷史價格頁面查看更多資訊。

LUNA 是一個好的投資嗎?


潛在優勢


1. 快速交易與低手續費:Terra 2.0 每秒可處理高達 10,000 筆交易,遠高於許多競爭對手,且交易手續費相對較低。這使其適合支援高頻交易的 DeFi 應用與 NFT 市場,為開發者提供良好的基礎設施,可能吸引更多專案遷移至 Terra 2.0。

2. 跨鏈互通性優勢:作為 Cosmos 生態系統成員,Terra 2.0 透過 IBC 協議能與超過 115 條區塊鏈無縫連接,並持續擴展與以太坊等主流鏈的整合。隨著多鏈時代來臨,跨鏈資產轉移與流動性共享需求增加,這項技術優勢可能提升 LUNA 的實用價值。

3. 社群驅動的治理模式:Terra 2.0 完全由社群透過鏈上提案與投票進行治理,決策透明且去中心化程度高。LUNA 持有者能直接參與協議發展,相較於中心化項目,這種模式可能提供更好的長期穩定性與社群凝聚力。

4. 質押獎勵機制:LUNA 持有者可透過質押獲得年化約 7% 的獎勵,加上交易手續費分潤,為長期投資者提供被動收入來源。隨著生態系統交易量增加,質押回報可能進一步提升,吸引更多持幣者參與網路安全維護。

潛在風險


1. 歷史崩盤陰影:2022 年 Terra 生態系統崩盤導致數百億美元損失,許多投資者因此受創。這段歷史使市場對 LUNA 保持高度警戒,信任修復需要時間,任何負面消息都可能引發恐慌性拋售,增加價格波動風險。

2. 法律與監管不確定性:創辦人 Do Kwon 面臨美國、韓國等多國法律訴訟,相關案件進展可能對 Terra 2.0 形象造成負面衝擊。此外,全球監管機構對 DeFi 與跨鏈協議的態度趨嚴,Terra 2.0 可能面臨合規挑戰或被限制營運的風險。

3. 生態系統規模劣勢:相較於以太坊、Solana 等成熟 Layer 1 區塊鏈,Terra 2.0 生態系統規模較小,開發者與用戶數量有限。若無法在激烈競爭中脫穎而出,吸引足夠的專案與流動性,LUNA 的長期價值增長可能受限。

4. 市場情緒與競爭壓力:加密貨幣市場高度波動且受情緒驅動,LUNA 價格可能大幅起伏。同時,眾多 Layer 1 區塊鏈持續推出創新功能與激勵計畫爭奪市場份額,Terra 2.0 需不斷改進技術與擴展應用場景才能維持競爭力。

投資 LUNA 需要全面考慮以上因素,並充分了解其技術基礎、經濟模型和市場動態,可輔以 BingX LUNA價格預測頁面作為參考,做出符合個人財務目標和風險承受能力的決策。建議將其納入多元化投資組合中,避免將過多資金集中在單一高風險資產上。

如何安全儲存 LUNA?


無論你是長期持有者還是短期交易者,LUNA的安全儲存方式都值得認真看待。由於不同幣種屬於不同區塊鏈(如 ERC-20SolanaBNB Chain 等),所需的錢包支援與操作方式也會有所不同。選擇正確、穩定且安全的儲存方式,將直接影響你在市場中的操作靈活性與資產保障。

對於大多數用戶,我們建議將 LUNA存放於 BingX 平台。這樣做的好處包括:

• 免管理私鑰風險:BingX 為你託管資產,無需備份助記詞或擔心私鑰遺失,降低人為或駭客造成的損失風險。

• 免管理多個錢包:無需切換錢包管理不同鏈協議(如 ERC-20、BEP-20 等),BingX 幫你集中管理多種加密貨幣。

• 交易靈活、低手續費:BingX 支援像是 LUNA/USDT 等熱門交易對,並提供低手續費與高流動性撮合引擎。此外,平台也提供多元的衍生品與理財商品選擇,包含合約交易、網格策略、理財等,讓你根據市場狀況靈活調配資產。

• 平台級安全保障:BingX 擁有完整的100%儲備金證明(Proof of Reserve)制度、採用冷熱錢包分層管理、多簽驗證與異常行為監控等多重機制,並定期接受第三方資安與儲備審計,保障用戶資產安全與透明度。

哪些錢包支援 LUNA?


若你偏好自行掌握資產,也可選擇使用自託管錢包(self-custodial wallet),請務必留意以下資訊:

• 鏈屬性要求:LUNA 為 Cosmos 生態系統原生代幣,需選擇支援該鏈協議的錢包工具,確保能正常接收與發送資產。

• 常見錢包工具:建議使用市面上被廣泛採用且支持 Cosmos 生態系統與 IBC 協議的錢包如 Terra Station(Terra 官方錢包)、Keplr Wallet、Leap Wallet、Station Extension 等。

• 私鑰風險管理:請妥善備份助記詞與私鑰,並離線儲存於安全位置。一旦遺失,將無法恢復資產,也無法由任何平台協助找回。交易前也請確認你的錢包支援正確的區塊鏈,並確保轉帳地址相容。操作錯誤可能導致資產永久損失。連接錢包前,也請務必核實連

數據來源

熱門加密貨幣榜單

檢視 BingX 過去 24 小時內交易量最活躍的加密資產。

關於 LUNA (Terra) 的常見問題

1 枚 LUNA (Terra) 現在值多少錢?
LUNA (Terra) 的價格預測如何?
LUNA (Terra) 的歷史最高價是多少?
LUNA (Terra) 的歷史最低價是多少?
當前有多少 LUNA (Terra) 在流通中?
LUNA (Terra) 的市值是多少?
影響 LUNA (Terra)價格的因素有哪些?
免責宣告:
價格分析與估值受多項因素影響,任何理論性預測皆無法保證代幣將達到特定價格水準。本文所提供的內容僅供參考,並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投資者應自行進行充分研究,在做出任何財務決策前,審慎評估相關風險。
您在存取並使用本平台時,即表示您同意遵守我們的《使用條款》。
交易加密貨幣及其他金融商品具有風險,可能導致資金損失。請勿投入超出您可承擔風險範圍的資金進行交易。請您務必充分了解相關風險,必要時請尋求獨立的財務顧問建議。
如需更詳細訊息,請參閱我們的《加密貨幣交易風險披露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