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必知 8 大再質押加密項目

2025 必知 8 大再質押加密項目

Empowering Traders2025-08-22 19:03:39
到2025年8月,DeFi 中的鎖定總價值(TVL)已攀升至1560億美元,創下三年來的新高。這一復甦背後的主要推動力是BTCETHBNB加密貨幣金庫的興起,基金和企業不僅僅是簡單地持有資產,還希望產生持續的鏈上收益。穩定幣ETH正被積極部署到借貸市場、質押池和其他協議中,這表明 DeFi 正在成為機構策略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流動性質押在促成這場轉變中發揮了關鍵作用。它在保持資產流動性的同時降低了參與質押的門檻,為資本在 DeFi 中流動創造了新的途徑。在此基礎上,Restaking(再質押)在 2025 年作為一個重要的擴展而出現。透過允許質押資產為額外的協議提供安全保障,它將產生收益與更強大的共享安全模式相結合,進一步將 DeFi 整合到更廣泛的金融版圖中。

什麼是 Restaking,它是如何運作的?

Restaking 是 2025 年 DeFi 中最受關注的創新之一。它的核心是一種透過允許質押的加密資產被重複用於多個目的來提高其效率的方法。傳統上,當像 ETH 這樣的代幣被質押時,它們會為底層區塊鏈提供安全保障並產生獎勵,但其功用僅止於此。Restaking 改變了這種模式,讓相同的資產也能為額外的協議和中間件提供安全保障,為產生收益和網路安全創造了新的機會。
 
這個概念與流動性質押的興起密切相關,後者首先讓質押者保持靈活性,並在賺取質押獎勵的同時繼續在 DeFi 中使用其資產。Restaking 將其提升到了一個新的水平。參與者不再是質押一次就結束,而是可以選擇參與 Restaking,將其資產的安全性和價值擴展到生態系統的多個層面。這使得 Restaking 不僅僅是一個收益機會,也是擴展去中心化基礎設施的重要組成部分。
 
Restaking 主要有兩種類型:
 
• 原生再質押(Native Restaking):原生再質押由驗證者直接進行。那些已經為底層區塊鏈提供安全保障的質押者可以「選擇加入」,將其質押資產擴展到額外的協議。在以太坊上,這需要運行一個至少有 32 ETH 的驗證者,這使得它主要面向節點營運商和機構。由於沒有創建新的代幣,原生再質押降低了一些風險,但對散戶用戶來說可及性較低。
 
• 流動性再質押(Liquid Restaking):流動性再質押使這一過程對更廣泛的用戶群體更具可及性。它透過接受流動性質押代幣(LST)並發行代表用戶頭寸的流動性再質押代幣(LRT)來運作。這些代幣可以被交易、用作抵押品,或在 DeFi 中部署,同時仍然賺取獎勵。其優勢在於可及性和流動性,儘管它引入了額外的智能合約層和潛在風險,例如代幣脫鉤。
 
原生和流動性再質押共同形成了一個雙重模式。原生再質押為專業驗證者提供了一種擴展其質押功用的方式,而流動性再質押則為日常的 DeFi 參與者提供了同樣的機會。
 

Restaking 為何在 2025 年如此重要?

Restaking 已成為今年 DeFi 中最重要的發展之一。強勁的市場增長、更清晰的監管和不斷擴展的用例正在推動其在散戶和機構參與者中的採用。
 
• 400 億美元的市場潛力:Cointelegraph 研究報告估計,整個 Restaking 市場代表著一個 400 億美元的機會,因為它允許質押資產同時為多個協議提供安全保障。其中,單是以太坊上的流動性再質押 TVL 在 2025 年 8 月就達到了 300 億美元,這表明即使在早期階段也展現出了強勁的吸引力。
 
• 監管支持的機構採用:2025 年的 GENIUS 法案和 SEC 對流動性質押的認可降低了合規門檻,為基金、託管人和交易所參與 Restaking 打開了大門。機構正在開始將其作為其更廣泛的 DeFi 收益策略的一部分。
 
• 跨鏈擴展:再質押正超越以太坊,新的框架使得多個區塊鏈上的資產能夠為共享安全性做出貢獻。這一演變將再質押定位為跨 L1、L2 和模組化網路的通用協調層。
 
• 宏觀收益環境:傳統收益持續低迷,而以太坊平均約 4.5% 的年化質押收入,加上再質押獎勵,為尋求可持續鏈上回報的投資者提供了具吸引力的選擇。
 
簡而言之,2025 年是再質押從一個小眾 DeFi 創新,轉變為區塊鏈安全和收益生成基礎層的關鍵一年。

2025 年值得關注的八大再質押加密項目

2025 年,再質押的規模迅速擴大,截至 2025 年 8 月,市場估計達 400 億美元,其中以太坊上的流動再質押 TVL 達 300 億美元。各協議採取了不同的方法,從驗證者層級的參與到普通 DeFi 用戶可存取的流動再質押代幣。
 
以下是今年引領該領域的八個項目:

1. EigenLayer (EIGEN) - 以太坊再質押協議

 
資料來源:EigenLayer
 
項目類型:以太坊原生再質押基礎設施協議
 
EigenLayer 已成為再質押領域無可爭議的領導者,其 TVL 飆升至超過 150 億美元,使其成為總鎖定價值第三大的 DeFi 項目。該協議正為 2025 年準備重大升級,包括 Rewards v2 和引入 Slashing 功能,這將使其在不斷演變的再質押格局中保持主導地位。
 
該協議透過建立一個市場來運作,區塊鏈網路無需從頭建立自己的安全基礎設施,而是可以利用以太坊現有的安全基礎設施。這種共享安全模式吸引了數十個項目,包括資料可用性層、預言機網路和橋接協議。EigenLayer 的方法已證明非常成功,並催生了整個產業的競爭性再質押協議,試圖複製其模式。
 

2. Solayer (LAYER) - Solana 再質押協議

 
Solayer 已成為 Solana 上領先的再質押協議,在主網上線前成功籌集了 1.55 億美元的存款,並在初始階段於 45 分鐘內達到了早期存款上限。該協議已公布了其 2025 年的宏大路線圖,引入了革命性的 Solayer InfiniSVM,這是一個硬體加速的 SVM 區塊鏈,承諾透過無限可擴展的多執行叢集架構實現 100 Gbps 的效能。
 
該協議透過專注於硬體加速和高效能運算來實現差異化,承諾透過其 InfiniSVM 技術實現每秒 1,000,000 次以上的交易。Solayer 還已獲得策略合作夥伴關係並完成了多輪融資,使其成為以太坊再質押解決方案的有力競爭者。該團隊成員包括來自大型科技公司的前工程師,他們在分散式系統和區塊鏈可擴展性方面擁有專業知識。
 
 

3. Kernel DAO (KERNEL) - 支援 ETH、BNB 和 BTC 的再質押協議

 
Kernel DAO(原名 Kelp DAO)已迅速崛起為最大的流動性再質押平台之一,TVL 超過 20 億美元,並在推出後的前 15 天內,透過其協議成功吸納了超過 10% 的 EigenLayer 總存款。該協定於 2024 年底更名為 Kernel DAO,此舉代表一項策略性演變,旨在擴展其原有的以太坊專注領域,將其多鏈再質押能力擴展至超過 10 個 Layer-2 和 120 多個 DeFi 整合。
 
Kernel DAO 的 rsETH 代幣是一種流動性再質押代幣,可讓使用者透過將 stETHrETH 等流動性質押代幣轉換為 rsETH,以實現質押收益最大化,並同時獲得以太坊質押和 EigenLayer 服務的獎勵。該協定已達成諸多顯著里程碑,包括 30 萬個獨立地址,並首創「收益金庫」(Gain Vaults)以實現自動化收益最佳化,以及「Kernel 積分」(Kernel Points)為原先缺乏流動性的 EigenLayer 積分帶來流動性。透過更名為 Kernel 並擴展至 BNB Chain 和其他網路,該協定正將自己定位為資本高效多鏈再質押基礎設施的領導者。
 

4. Ether.fi (ETHFI) - 支援 ETH、BTC 和穩定幣的再質押協議

 
項目類型:以太坊上的原生流動性再質押和 DeFi 銀行協議
 
Ether.fi 以其 TVL 成為最大的流動性再質押協議,總鎖定價值超過 28 億美元,涵蓋多種資產。該協議已成功轉型為 DeFi 新型銀行,在美國推出 Visa 支付卡,並在 2025 年上半年實現 6,790 萬美元的淨收入,證明其已超越傳統再質押服務。
 
Ether.fi 透過其針對以太坊的 eETH 和 weETH 代幣開創了原生再質押,並擴展到 比特幣,推出 eBTC,現在更提供穩定幣再質押功能以優化收益。該協議可讓使用者自動賺取 ETH 質押和再質押獎勵,無需額外操作或鎖定期間,而 eBTC 則透過 比特幣質押(透過 Babylon)和再質押(透過 EigenLayer、Symbiotic 和 Karak)提供雙重收益。憑藉對 LBTC 和 WBTC 存款的支援、穩定幣金庫以及與 400 多個 DeFi 協議的整合,Ether.fi 已將自己定位為一個全面的多資產金融平台。
 

5. Symbiotic - 支援 ERC-20 代幣的再質押專案

Symbiotic 作為首個在生產環境中上線的完全無需許可的再質押協議,正式在以太坊主網上發布,標誌著其在經歷兩年開發和五次獨立審計後的重要里程碑。該協議已從知名投資者 Paradigm 和 cyber.Fund 處成功籌集 580 萬美元資金,顯示其創新的去中心化再質押基礎設施方法獲得強大的機構支持。
 
與其他再質押協議不同,Symbiotic 支持任何 ERC-20 代幣作為抵押品,並具備完全可配置的懲罰和獎勵機制,為用戶和協議提供前所未有的靈活性。該協議的模組化設計和無需許可的特性使其能夠支持多樣化的使用案例和資產類型,目前已有近 50 個網絡、78 個運營商和 55 個金庫與其整合。Symbiotic 專注於不可變性、去中心化和全面的懲罰實施,代表著再質押基礎設施的下一個演進,為不同的安全和經濟模型提供前所未有的客製化能力。

6. Renzo Protocol (REZ) - 針對 ETH 和 SOL 的再質押項目

項目類型:以太坊上的多鏈流動性再質押代幣管理器
 
Renzo Protocol 已在 EigenLayer 生態系統中確立了其領先的流動性再質押代幣(LRT)管理器地位,總鎖定價值(TVL)達 33 億美元。儘管在 2024 年 4 月經歷了一次重大的脫鉤事件,但 Renzo 仍維持其作為第二大流動性再質押協議的地位,展現其韌性及其風險管理策略持續獲得市場信心。
 
Renzo 的 ezETH 代幣是一種獎勵型流動性再質押代幣,可自動將質押和再質押獎勵進行複合,並在多個區塊鏈網絡上廣泛整合 DeFi。該協議為用戶抽象化再質押的複雜性,同時透過策略性委託和風險管理來維持高收益。Renzo 的多鏈方法和對用戶體驗的關注,使其成為再質押新手和尋求最佳化收益策略的資深 DeFi 用戶的吸引力選擇。
 

7. Puffer Finance (PUFFER) - 針對以太坊的再質押項目

項目類型:以太坊上的反懲罰再質押和基礎設施協議
 
Puffer Finance 已確立其在以太坊基礎設施領域的領先創新者地位,迅速達成 8.32 億美元 TVL,並獲得包括 Brevan Howard Digital 和 Electric Capital 在內的知名投資者策略性支持。該協議最近啟動了用於即將空投的 CARROT 代幣活動,並已將業務擴展到流動性再質押之外,開發了一套全面的解決方案,包括 UniFi 匯總技術和 EigenLayer 上的預確認 AVS。
 
該協議的創立旨在使驗證者存取權限民主化,並實施了獨特的無需許可驗證者模型,允許家庭質押者在無需典型 32 ETH 要求的情況下參與。Puffer 的反懲罰技術利用先進的加密技術和自動化風險管理,保護用戶免受歷史上阻礙參與的驗證者懲罰。該平台還因其學術合作夥伴關係以及對改進以太坊權益證明共識機制的貢獻而受到關注。
 

8. Swell (SWELL) - 針對以太坊的再質押協議和再質押鏈

項目類型:附帶專屬再質押 Layer 2 鏈的流動性再質押協議
 
Swell Network 已成為最大的以太坊再質押協議之一,其產品總鎖定價值(TVL)超過 18 億美元,用戶數量超過 167,000 名。該協議同時運營傳統的再質押服務和 Swellchain,後者是首個由再質押提供動力的 Layer 2 網絡,代表著專為流動性再質押操作設計的全新區塊鏈基礎設施類別。
 
該協定採用獨特的「再質押證明(Proof of Restake)」共識機制,創造了一個自我強化的循環,透過增加參與度來強化網路安全並產生更高的收益。Swellchain 已與 Euler 建立合作夥伴關係,推出以遊戲為中心的應用程式和一鍵式槓桿再質押功能。該專案代表了 AltLayer「再質押 Rollup」框架的首次成功實施,為未來以再質押為中心的區塊鏈提供了概念證明。
 

榮譽提名:同時提供質押和再質押的平台

除了專門的再質押協議外,一些成熟的平台現在將傳統質押與再質押功能相結合。這些參與者並非純粹的再質押專案,但透過擴大跨多種策略的收益機會,它們在生態系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
 
1. Lido Finance (Ethereum):最大的流動性質押協議,管理著超過 28% 的以太坊質押 ETH。其 stETH 代幣廣泛整合於 DeFi 和再質押平台,已有數十億美元被再質押,使 Lido 成為生態系的核心部分。
 
 
2. Pendle Finance (Ethereum):以收益代幣化而聞名,Pendle 允許用戶交易未來收益流,並已成為槓桿再質押策略的關鍵樞紐。它的成長反映了再質押如何為 DeFi 收益市場創造新的機會。
 
 
3. Jito (Solana):Solana 上領先的流動性質押協議,質押的 SOL 超過 1,100 萬個。Jito 將高質押收益與 MEV 獎勵分享相結合,並正透過即將推出的 Jito 質押/再質押計畫擴展到多資產再質押。
 

如何在 BingX 上交易再質押專案代幣

隨著投資者尋求捕捉 DeFi 最新基礎設施層的成長,再質押專案代幣在 2025 年受到關注。BingX 透過其現貨和期貨市場,讓使用者能輕鬆地交易這些代幣,而 BingX AI 則提供即時洞察,幫助交易者做出更明智的決策。

第 1 步:尋找您的交易對

在 BingX 上搜尋您想要交易的再質押代幣(例如,EIGEN/USDTETHFI/USDTREZ/USDT)。您可以選擇 BingX 現貨市場以直接持有,或切換到期貨市場以進行槓桿交易。

第 2 步:使用 BingX AI 進行分析

在交易頁面上點擊 AI 圖標即可進入 BingX AI。該工具會突出顯示價格趨勢、支撐和阻力位以及市場信號,以協助您制定策略。

第 3 步:執行和監控您的交易

使用市價單可立即執行交易,或使用限價單設定您偏好的進場價格。持續監控 BingX AI,以根據市場狀況變化調整您的交易。
 
無論您是建立長期頭寸還是利用短期機會,藉助 BingX 和 BingX AI,交易 Restaking 代幣都會變得更易於操作且更具數據驅動性。

使用再質押(Restaking)項目前的風險與考量

再質押(Restaking)雖然提供了誘人的機會,但同時也伴隨著用戶應仔細評估的風險:
 
• 智能合約風險:再質押增加了額外的合約層次,這會增加潛在的攻擊面。漏洞或攻擊可能會影響質押的資產。
 
• 懲罰風險:重新質押的驗證者若未能達到多個協議的要求,可能會受到懲罰。這可能導致參與者蒙受損失。
 
• 流動性風險:流動性再質押代幣(LRTs)的價值可能無法始終與其基礎資產保持 1:1 的關係,尤其是在市場壓力時期。
 
• 採用不確定性:再質押的發展取決於協議是否將其用於安全保障。如果需求放緩,收益機會可能會縮減。
 
• 監管風險:儘管監管正在逐步完善,但關於質押和再質押的框架仍在發展中,這可能會影響其長期採用。
 
總而言之,再質押既帶來了新機會,也引入了新風險。在投入資產前,分散投資、謹慎選擇平台以及理解權衡是至關重要的。

總結

再質押已迅速成為 2025 年 DeFi 週期中一個標誌性的主題。透過允許質押資產為多個協議提供安全保障,它提高了資本效率並加強了網絡安全性。隨著流動性再質押的總鎖定價值(TVL)超過 240 億美元,以及市場機會預估達到 400 億美元,其在散戶和機構玩家中的採用正在加速。
 
隨著 DeFi 的總鎖定價值(TVL)在 2025 年底預計將達到 2000 億美元,再質押註定將繼續成為增長的關鍵驅動力,並成為去中心化金融的基石。

延伸閱讀

 

還不是BingX用戶嗎?立即註冊領取 USDT 新戶大禮包

領取更多新人專屬福利

立即領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