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x402 是一個開放的 HTTP 原生支付標準,它將即時、代幣化的微支付帶到網路,為可程式化商業的新時代重新啟動了長期休眠的 HTTP 402「需要付款」代碼。該標準由 Coinbase 撰寫,並獲得 Cloudflare 的 x402 基金會支持,於 2025 年 9 月推出,它為 API、AI 代理和數位內容實現了按使用付費的交易,通常使用 USDC 進行鏈上結算。早期採用數據顯示,超過 120 名開發者和 40 個應用程式已經在 Base 和 Arbitrum 測試網上測試了 x402 中介軟體整合,這預示著在「機器對機器」和微服務經濟中日益增長的吸引力。
Incredible growth this week https://t.co/mZifpDRav8 pic.twitter.com/vh26XrzX3V
— Brian Armstrong (@brian_armstrong) October 24, 2025
來源:X
在本文中,您將了解 x402 協議如何運作、為何在 2025 年獲得發展勢頭,以及哪些代幣和專案正在引領新興的 x402 生態系統,其中包含數據、實用見解和投資者啟示。
什麼是 x402 支付協議?

頂級 x402 生態系統幣的市值和表現 | 來源:CoinGecko
x402 協議是為網路構建的開放標準支付系統;這意味著您的瀏覽器、應用程式甚至 AI 代理都可以透過單一步驟支付數位資源,例如 API、高級內容或計算,且設置最少。本質上:
• 客戶端——您、您的應用程式或 AI 代理,請求訪問某個付費內容。
• 伺服器回應:「402 需要付款」,並附上付款金額、代幣種類和支付地點的詳細資訊。
• 客戶端支付,例如使用穩定幣 USDC,然後使用支付標頭重試請求。
• 伺服器驗證付款,在鏈上或透過協調者結算,並授予訪問權限。
截至 2025 年 10 月,x402 生態系統(包括近 40 個與基於 HTTP 402 支付標準構建或受其啟發的專案相關的代幣)的總市值已達到約 8.06 億美元,24 小時交易量超過 2.24 億美元。該領域錄得令人印象深刻的每日 +365% 漲幅,反映出投資者對微支付和基於代理的金融創新的濃厚興趣。然而,這種波動性也凸顯了市場的年輕和投機性,因為許多與 x402 相關的代幣仍處於早期開發階段,更多地受敘事勢頭而非經證實的實用性驅動。
x402 協議如何運作?

x402 支付流程如何運作 | 來源:x402 白皮書
x402 透過將簡單的支付握手直接嵌入標準網路請求中來運作。在伺服器端,開發者添加輕量級中介軟體,定義訪問特定路由的成本;例如,每次呼叫 /premium-api 需支付 0.10 美元。當用戶或 AI 代理在未支付的情況下請求該端點時,伺服器會返回一個 HTTP 402 Payment Required 回應,其中包含支付詳細資訊,例如金額、接受的代幣(通常是 USDC)、目標地址和支援的網路。一旦支付得到驗證,無論是直接驗證還是透過協調者驗證,伺服器都會確認結算並返回一個正常的 200 OK 回應,其中包含請求的數據和可選的支付收據標頭。
在客戶端,這個過程同樣簡單。用戶或代理解釋 402 回應,簽署並將支付發送到指定地址,然後使用帶有簽名支付證明(X-PAYMENT 標頭)的請求重試。如果一切正常,訪問權限將立即授予。開發者可以配置接受哪些鏈或代幣,選擇自託管或第三方協調者,甚至啟用批次或延遲支付方案,例如 Cloudflare 的可選擴展,以簡化多個微交易。
2025 年值得關注的頂級 x402 生態系統代幣有哪些?
以下是七個傑出的代幣,它們因其強勁的市場吸引力、開發者採用率以及與 x402 支付標準的直接對齊而被選中,代表了 AI 代理、預言機和基礎設施等關鍵領域。這些專案大多仍處於早期階段且波動性極高,因此投資者應謹慎研究並意識到風險。
1. EigenCloud (EIGEN)
EigenCloud 前身為 EigenLayer,代表了 以太坊 的 再質押 和模組化安全基礎設施演變為一個支援可驗證計算和 AI 工作負載的全面去中心化雲平台。憑藉 4.65 億美元的市值、超過 20.9 億美元的完全稀釋估值以及超過 176 億美元的 TVL(總鎖定價值),EigenCloud 在模組化區塊鏈堆棧中位居最具系統重要性的專案之列。截至 2025 年 10 月下旬,該代幣交易價格為 1.19 美元,24 小時交易量為 1.1 億美元,反映了再質押者和機構合作夥伴的積極參與。
其新產品 EigenCompute 和 EigenAI 現已進入主網 Alpha 階段,使開發者能夠部署具有區塊鏈級安全性的可驗證鏈下計算,而 EigenDA 則繼續為 Rollup 提供業界領先的 50 MB/s 數據吞吐量。EigenCloud 已向 161 個活躍 AVS(主動驗證服務)的營運商支付了 1.54 億美元的獎勵,正將自己定位為 Web3 經濟中可擴展 AI 和數據服務的去中心化骨幹。
2. PayAI Network (PAYAI)

按網路劃分的 PayAI Network 每週獨立賣家數量 | 來源:Dune Analytics
PayAI Network 正在成為 x402 生態系統的核心結算和路由層,旨在實現網路伺服器、用戶和 AI 代理之間的即時、無形支付。PayAI 主要建立在 Solana 上,但也擴展到 Base、Polygon、Sei、Avalanche 和 IoTeX,作為一個多鏈協調者,它可以在一秒鐘內驗證、處理和結算微交易,非常適合 AI 代理之間的商業活動。該代幣在 24 小時內飆升超過 130%,在過去一週內飆升 1,300%,市值達到 6060 萬美元,每日交易量為 2760 萬美元,反映出強勁的早期採用勢頭。
在 Coinbase、Raydium、ElizaOS 和 Solana 基金會的整合支持下,PAYAI 支援「x402 Echo Merchant」等實時演示,該演示會向用戶退還真實的測試付款。其路線圖包括代理貨幣化工具、代幣門控應用程式和全球自由 AI 市場,將其定位為可擴展 x402 交易的技術骨幹。長期增長將取決於其跨鏈結算、SDK 採用和 Web3 支付平台開發者採用的執行情況。
3. BankrCoin (BNKR)
BankrCoin 是新興 x402 生態系統中的旗艦代幣之一,作為 Bankr 的原生資產,Bankr 是一個建立在 Farcaster 上的 AI 驅動交易代理,可幫助用戶直接在社交媒體中買賣數位資產。憑藉 6270 萬美元的市值和超過 740 萬美元的 24 小時交易量,BNKR 在全球排名約第 685 位,儘管其處於早期實用階段,但仍反映出強勁的散戶興趣。該代幣在過去一週內飆升超過 69%,這得益於 x402 敘事增長勢頭及其與 Base 的整合,以實現私人交易終端、代幣推薦和限價訂單等即將推出的功能。BNKR 的應用程式內交換費用會回流以支持代幣,使其形成一個新興的收入循環。雖然其先發優勢吸引了投機性關注,但持續價值將取決於 Bankr 是否成功將其 AI 驅動的金融工具擴展到更廣泛的 x402 相容支付和基於代理的服務。
4. OpenServ (SERV)
OpenServ 作為開發者構建 x402 啟用應用程式和 API 的基礎設施骨幹,提供中介軟體和即插即用 API 連接器,用於按請求付費的貨幣化。憑藉 3570 萬美元的市值和約 693,000 美元的每日交易量,SERV 在過去一週內增長了超過 125%,反映出開發者對「代理應用程式」基礎設施日益增長的好奇心。
該平台透過其 Appcelerator 計劃(一個為期 30 天的 AI 驅動新創公司孵化器)支援 Wispr (SocialFi)、Modl(社群管理代理)和 MythOS(AI 行銷)等模組化專案。儘管勢頭強勁,GoPlus 分析指出合約創建者保留了修改權限,例如調整費用或鑄造代幣,這對謹慎的投資者來說是一個危險信號。OpenServ 的長期成功將取決於透明的審計、持續的開發者採用和流動性改善,因為該專案旨在從概念階段的基礎設施發展為一個可信的多代理經濟,為基於 x402 的支付提供動力。
5. Ping (PING)
Ping(代號 PING)作為 x402 協議上的第一個代幣推出,並建立在 Base 以太坊 Layer-2 網路上,迅速實現了約 3590 萬美元的市值,報告的 24 小時交易量約為 4300 萬美元。其飆升是由一美元鑄造 5,000 個代幣模型和一週內超過 8,000% 的交易量增長所驅動,反映出強烈的社群和投機興趣。然而,分析師認為它在很大程度上是一個由迷因驅動的發布,迄今為止實際用例極少。其長期價值軌跡將取決於從炒作轉化為真正的整合:商家採用 x402 按使用付費流程、啟用代理的交易以及超越先發新奇性的可衡量實用性。
6. Switchboard (SWTCH)
Switchboard 是一個多鏈預言機和數據橋接網路,為超過 10 個區塊鏈上的 50 億美元安全價值提供支持,提供 x402 式支付驗證和跨鏈自動化所需的即時數據流。憑藉 1830 萬美元的市值和 736 萬美元的 24 小時交易量,SWTCH 代幣在單日內上漲超過 20%,在過去一個月內上漲 90%,反映出開發者和投資者對模組化預言機基礎設施日益增長的興趣。
作為一個無需許可的預言機,Switchboard 允許開發者在幾秒鐘內部署自定義數據流、價格預言機和隨機性服務,這些是去中心化支付和 AI 驅動商業的關鍵組成部分。其質押節點模型確保了 Solana、Base 和 Polygon 等網路上的數千個實時數據流,而即將推出的功能旨在統一跨生態系統的支付請求驗證。如果 x402 採用加速,Switchboard 可能會演變為更廣泛 Web3 經濟中可驗證機器支付和實時交易信任的數據骨幹。
7. Daydreams (DREAMS)
Daydreams (DREAMS) 是一個基於 x402 協議構建的 AI 驅動代理框架和多鏈支付路由器,旨在讓自主代理在 Solana、Base 和 Starknet 等網路中規劃、執行和支付 USDC 任務。憑藉 1780 萬美元的市值、2160 萬美元的 FDV 和 345 萬美元的 24 小時交易量,該代幣在過去一天內上漲超過 60%,月環比驚人地增長了 447%,這表明 AI 代理基礎設施的早期採用者正在加速增長。
該平台的架構整合了三個核心層:Daydreams 代理庫、Lucid 編排中心和 DREAMS 路由器,它們共同實現了完全自主的代理操作和無縫的 x402 驅動支付。該專案由匿名創始人 LordOfAFew 領導,將自己定位為「前沿 AI 實驗室」,旨在使機器對機器協調和支付結算像網路請求一樣無縫。如果 AI 代理的採用以目前的速度繼續下去,Daydreams 可能會成為圍繞 x402 出現的自主 AI 商業堆棧的基石。
開發者如何從 x402 協議的 AI 原生支付中受益

不同支付協議的比較 | 來源:Coinbase
x402 協議引入了一種簡單、可程式化的方式,將支付直接整合到網路請求中,使其成為希望實現無摩擦貨幣化和自動化的開發者、創作者和 AI 構建者的理想選擇。
以下是主要優勢:
1. 無摩擦訪問:無需用戶帳戶和 API 金鑰;支付本身即作為訪問或 API 呼叫的即時授權。
2. 真正的微支付:透過 USDC 等穩定幣實現低於一美分的交易,使小額、按需購買最終具有成本效益。
3. 即時結算:在鏈上或透過協調者在幾秒鐘內完成交易,減少延遲、退款和手動對帳。
4. 多鏈靈活性:接受跨多個區塊鏈和代幣的支付;今天從 USDC 開始,以後再擴展到其他資產。
5. 簡易開發者整合:使用標準 HTTP 402 回應和輕量級中介軟體添加按請求付費邏輯,無需複雜設置。
6. 代理原生設計:允許 AI 代理、機器人、物聯網設備自主支付和互動,解鎖機器對機器商業。
7. 全球貨幣化:透過開放的區塊鏈軌道觸及全球任何人,讓創作者和開發者無需中介即可直接從用戶那裡賺取收益。
投資 x402 專案前的關鍵考量
在深入研究與 x402 相關的代幣或專案之前,必須認識到該生態系統仍處於起步階段。許多代幣與早期或演示階段的專案相關聯,這意味著產品可能尚未具備完整功能或實際市場吸引力。市場波動性極高,單日價格波動超過 50% 並不罕見,且流動性在不同交易所之間可能差異巨大。此外,由於 x402 直接處理支付和穩定幣,隨著當局澄清機器對機器支付和代幣化資金轉帳的規則,它可能會面臨不斷演變的監管審查。
為了做出明智的決策,投資者應採用結構化的評估框架:
1. 驗證實際效用:專注於具有實時 x402 整合的專案;例如,可運作的按 API 呼叫付費端點、內容付費牆或基於代理的支付演示。避免僅依賴炒作或白皮書的代幣。
2. 評估代幣用途:確認代幣的實際用途,無論是用於支付、質押、治理還是協調者獎勵。沒有明確用例的代幣通常難以維持價值。
3. 追蹤生態系統吸引力:檢查活躍用戶、支付量、啟用 x402 的端點數量和開發者參與度等指標。持續增長預示著真正的採用。
4. 評估安全性與多鏈支援:選擇具有經過審計的合約、透明的程式碼和支援多個區塊鏈的專案,以降低技術和結算風險。
5. 審查流動性與團隊執行力:檢查交易深度、流通供應量和解鎖時間表。優先選擇具有清晰路線圖、可信經驗和已證明交付能力的團隊。
如果您是開發者或營運商,請先閱讀官方 x402 白皮書和 GitHub 文件,以了解協議的架構。透過啟動一個試點端點進行實驗;例如,在 Base 上使用 USDC 對每次 API 呼叫收取 0.01 美元,並監控支付成功率、延遲和轉換指標。一旦整合證明穩定,再逐步擴展。
對於投資者或用戶,請從小額配置開始,追蹤上市和合作夥伴關係,並關注生態系統指標,例如協調者活動和 x402 交易增長。將參與視為在新興的網路原生支付標準中的學習經驗,而不是有保證的回報機會。在這個快速發展的領域,嚴謹的研究和風險管理是您區分真正創新與投機炒作的最佳工具。
最終想法
x402 代表著一個有意義的轉變,旨在使網路上的價值交換像數據交換一樣簡單和普遍。HTTP 402 代碼首次以有意義的方式啟用,實現了微支付、代理經濟、按使用付費服務和網路原生貨幣化,而無需傳統的看門人。
如果該協議獲得廣泛採用,我們可能會看到一波應用程式:按文章付費、按 API 呼叫計費、自主代理交易以及一個新的「價值網路」層。
然而,這仍處於早期階段。生態系統仍在發展中,代幣市場具有投機性,監管動態仍然不確定,實際使用量必須擴大。對於讀者來說,要了解機會,但要謹慎對待。從小處著手,專注於實用性,提出正確的問題,並密切關注標準的演變。


